吴莲香(中)和今年毕业的学生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两个班,91名学生,对潍坊科技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2班和3班的同学们来说,在毕业证之外,每人都收到了一本来自老师的《足迹》,她陪伴他们将近四年,在离别之时,也送给了他们一份独属于他们的大学记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尹明亮实习生苏娟
翻看大一写的文章 仿佛就在昨日
7月2日,返校毕业,除了毕业证、学位证,潍坊科技学院景丽艳还收到一本厚厚的《足迹》。编写这本书的老班主任因为上课没来,但景丽艳心里却涌起一股暖流。
景丽艳所在的2016级财务管理3班,共有45人,这本书每人一本。而在2班,46位同学,每人也有一本独属于他们的《足迹》。两本书的页码加起来超过800页,字数超过了70万字。
“翻开看了一下大一自己写的文章,仿佛还在昨日,但看着一字一句里的懵懂,才发现,大学四年,真的成长了。”景丽艳说,从大一起,班主任便让他们每个学期写一篇总结,记录自己一个学期的经历和感悟。“但没想到吴老师真的把每个人的文章都保留了下来。”
大一的懵懂与适应,大二的混乱与成长,大三的理性与清醒,大四的焦灼与忙碌,对超过千篇的学生记录,吴莲香按学期排列,给每个篇章都做了自己的总结,也总结着91位学生大学的四年生活。
“其实四年走下来,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了,但它们都留在了吴老师的这本《足迹》里。”翻看着书中的班级活动照片,景丽艳心里有些复杂,看着每一张照片,都能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
其实景丽艳不知道,这些照片都是吴老师精心准备的,有的来自班级活动上吴老师的“偷拍”,有的来自同学的朋友圈,四年里,吴莲香随时都在记录着同学们最真实的生活。翻开书,全班人的大一证件照汇成一页。“挨个看看,都是一脸的懵懂,能把所有照片保存这么完整的,也只有吴老师了。”景丽艳说。
笑读过往 眼泪却在打转
“一边看着,一边傻笑,看那些傻傻的瞬间,笑着笑着,眼泪却开始打转。”刘逸清是潍坊科技学院2016级财务管理2班的学生,在成书的最后时刻,她其实也帮着吴老师做了一些排版的工作,但再翻开这本《足迹》,刘逸清却总是难以自抑。
“看着自己曾经的文字,感慨大一时的信心满满,第一次从书里知道舍友对我们的第一印象,在同学们一段段的文字里,也重新拼凑起了大学四年的生活。”刘逸清说。
“每个学期一篇文字,有些简单的文字也许只有学生自己看得懂,有些记录一次出游,有的记录和同学们的故事,但不管写的是什么,这都是他们当时的心境,是属于他们的大学记忆。”吴莲香说,其实她并不是一个记录者,只是用心帮同学们保存了他们曾经的生活。
“早上不到六点起床就为了在图书馆占一个座位,跟小吴一起学习、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和傻猪莹、六金、小周一起忙里偷闲去北集吃小吃……图书馆的人来来回回,有的人改变了目标,有的人放弃了努力……”
当再次读起大四上学期的生活,王文静总是莫名被自己感动得哽咽,“书里每个字都是沉甸甸的回忆,是我们的大学记忆,也都是吴老师对我们深深的感情。”
四年的承诺 最后一刻才完成
7月2日毕业典礼当天,因工作调整,从大四上学期就不再担任两个班班主任的吴莲香因为课程安排没能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但在晚饭和晚上开课前的半个小时的间隙,匆匆与同学们见了一面。
“好在这个四年前的承诺兑现了,只是想给大家一份一生中可以用来回忆的东西,就像我为我的孩子整理他成长的记忆一样。”吴莲香说,在实行导师制的潍坊科技学院,吴莲香是班主任也是学生们的导师,2016年的秋天,她曾承诺要给学生们一个特殊的记忆,四年里,她认真读过每一个学生的文字。
在李若颜的《大二期末感想》里,记录着自己一段时间的孤独与无助,那一个月里,吴莲香鼓励她跑步,在操场上制造一次次的“偶遇”,陪伴她走了过来。“在阅读中,我也感觉到自己在参与着他们的成长。”一千多篇文章,在每周要上20多节课的大四下学期,已不再担任两个班班主任的吴莲香几乎每个节假日和周末都在回顾着学生们的一个个故事。
“四年里,我用另一个角度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有过失恋的伤,也有过成绩不佳的沮丧,也有过家庭变故的经历……“在书中,同学们的很多故事也只有吴莲香才能读懂。“但是不知不觉中,他们长大了、成熟了、稳重了。”吴莲香说。
6月26日晚6点17分,经历了几乎一个学期的加班加点,两本书、70多万字的电子版尘埃落定。那天下午,吴莲香午休后坐在座位上就一动没动,“当书稿最终完成的时候,心里一块石头才终于落了地,也感谢学校出资印刷装订,终于在毕业典礼前一天,把书印了出来。”吴莲香说。
7月2日晚上8点40分,当晚上最后一堂课上完,吴莲香又接到了学生们打来的电话,本应回家的他们还在等着他们的吴老师,做一次最后的告别。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4日上午,由市文明办、市交通运输局、潍坊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主办的“爱心送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潍...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