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咱潍坊自然也不例外。老潍县方言之浓厚之古朴之幽深,作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体验。
近日,文化学者陈岗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建了“潍县方言词汇蒐集整理群”,开始对丰富多彩的潍县方言做系统的记录整理,受到广泛关注。
“年”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是用手举着一只成熟的谷穗,表示收成的意思。过去中国北方一年种一季,收获了,意味着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新旧交替,就是过年。
过年
例句:小的时候就盼着过年,又吃好东西,又穿新衣裳,过得可倒舒坦!
过年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过年,是指新旧交替的那一夜,潍坊人叫——
年五更
读作“年五经”。年五更也叫“大年五更”。就是从除夕到正月初一日出前这段时间。过去,老潍县的年俗这一夜是不睡觉的,要一家人在一起,看着旧年过去,新年到来,这就是守岁。
广义的过年,时间就长了。一般来说,从腊月二十三辞灶开始,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叫“过年”。甚至有人认为:从进了腊月门,到转过年来的“二月二”,都是在过年。
忙年
忙年的内容很多:从采买年货。到打扫卫生;从筹备新衣到制作食品,整个腊月,无日不忙,一直要忙到年根,年根就是年前的最后一天。
情景对话:
甲与乙在集市上相遇,各自都拿着不少东西——
甲:是三嫂啊,没信着(想到)碰上你连,你这是待置办年货啊?
乙:是啊囔,一进了腊月门,这不就迭伙子开始忙年了……
大尽年
根据润年的不同,又分为大尽年和小尽年。大尽年是有腊月三十的年,小尽年是腊月只有二十九天的年。小尽年比大尽年少一天,所以旧时潍县有种说法,叫小尽年办不全。
情景对话:
甲、乙在集市上相遇——
甲:明天就过年了,今每(今天)还出来买东西啊?
乙:你不人家就说“小尽年,办不全”,今年是个小尽年,一大些东西还没买来!
(乙匆匆而去……)
全了年
因为腊月少着一天,所以会认为有些该忙的事没有忙完。忙了一腊月,过年的东西置办全了,没有遗憾了,潍坊话叫全了年。
情景对话:
甲:明天老人家过生日,些孩子都回来了?
乙(高兴地):回来了,东西也置办好了,全了年了!
辞灶
过年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潍坊人叫过小年。过小年也叫辞灶,照过去的说法,这一天灶神要到老天爷那里汇报这家人的表现,直到年五更再回来。也可以理解为灶神到老天爷那里去开一周的“年会”。灶神是一家之主,潍坊人叫他——灶王爷。
潍坊的“灶王爷”都是年画之乡杨家埠印的,形象很喜灿。老百姓都很喜欢。把贴在灶前的旧灶王爷焚化,换上一张新的。发完灶马,就正式进入过年的程序。
拜年
潍坊人拜年讲究早,一般是在天亮之前要拜完。过去潍坊人聚族而居,常常是一条过道、甚至是一条街都是本家。因此,拜年要从族中辈份最高的长辈开始,按服色依次恭拜。拜年过去要叩头,最富有潍坊味的拜年话叫——过年过地好!
例句:大嬷嬷你过年过地好啊!
耍正月
初一拜年,初二走丈人家,初三走亲戚,然后即进入“耍”的程序,潍坊话叫——耍正月。过年在正月十五达到高潮,到正月十六开始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还得继续。所以潍坊还有句老话,叫——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
节日毕竟短暂,一切重新开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柴米油盐”的日子,才是他们要面对的一切,也是酸甜苦辣的生活内容。在这样的生活里,盼望着下一个年节的到来。陈岗
新闻推荐
潍坊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寒亭支行近期将对以下抵债资产进行公开拍卖,现将相关信息公示如下:拍卖标的位于潍坊高...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