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蓓
本报通讯员丁延峻刘坤
激光雷达产业园第一款固体激光器和激光雷达开始量产;六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大尺寸高性能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已具量产能力;欣悦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入试投产,鲁东大马力拖拉机产业园快速建设……一个个新落户企业的投产达效,一个个本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潍城实体经济的发展奏响最强音。
看大势谋长远,明思路强基础,抓关键求突破,围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潍城确定了打造高新区辐射区、生态田园精品区和实施本土企业升级再造工程“两区一工程”的产业发展定位,聚焦高端项目、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实施人才强区、科技兴区战略,加快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走出了一条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进乐埠山创新科技产业园,大洋泊车、润泰泊车、中侨环保、瑞斯达科技、银河泊车、中亚重工、恒远环保等一批智能泊车产业关联企业聚集于此,园区内呈现出一派紧张而又忙碌的生产景象。据介绍,目前该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20家,带动5000余人就业,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带来了固定资产投资、年产值、税收贡献连续3年实现翻倍增长。
发挥园区产业聚集作用。潍城区坚持核心引领、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推动节能环保孵化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园区建设进度,积极招引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和上下游关联企业,培育主导产业集聚园区。如潍坊节能环保孵化产业园,作为市场前景好、科技型、成长型、高精尖技术企业的一处标准化孵化平台,已有天津大学医疗机器人、北京联星科通高精度导航芯片等11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的企业签订进驻协议。
潍坊东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弯字机生产制造的现代型企业。生产的产品涵盖了各类金属的切割折弯与焊接,产品的配置与性能,达到行业新高度,并出口到中东、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地。如此傲绩离不开创新,在一次次人性化与耐久的创新中,东鑫智能将每种机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为未来对老旧机器的快速安全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潍城区,一批像东鑫智能一样的行业“小巨人”正在加速成长。通过深入实施小微企业“小升高”计划,集成技术对接、科技金融服务等各类科技资源和措施,提升小微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东方钢管、智迈德、东鑫智能等27家企业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
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潍城区还通过创新“互联网+”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合作对接机制,加强与中科院12家分院及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多次组织20余家企业,到中科院云南分院、中科院广州分院、北大、同济、武汉大学、海博会等高校院所对接,促进院企意向、协议尽快落地转化。2018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4项、技术合同登记224件,泰北环保成功申报院士工作站,大益生物正在积极申报院士工作站,区内院士工作站达到5家。
增强人才支撑力量。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聚集、高端人才引育、专业技术人才提升、高技能人才振兴“四大工程”,进一步完善落实项目扶持和财政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平台聚集功能,组织辖区重点企业参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发展项目”“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潍坊(上海)招才引智专题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协助企业发布高端人才项目需求信息20余项,引进本科学历以上人才800余名,其中硕士以上人才50名。组织以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步建立了高技能人才信息数据库,为高技能人才的管理使用、合理流动提供信息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贺德良)1月24日下午,市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