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情况。
上海市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海全市家庭医生“1+1+1”医疗机构组合共签约居民666万人,常住居民签约率达到30%。2018年新增的移动签约、APP网上签约等方式,使居民获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触手可及”。
2018年,上海正式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按照每位“1+1+1”签约居民10元/月的标准,根据“有效签约”、“有效服务”和“有效控费”考核后向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从机制上激发家庭医生服务活力。
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迟海燕在全科标准化诊室为签约病人看病。医院供图
常住居民签约率达30%
在上海,家庭医生宣传工作已经融入日常门诊、居委及站点、慢病管理和随访、义诊、健康宣教等工作中,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与认知度。
在诊间签约、社区签约等渠道的基础上,2018年,上海充分利用“上海健康云”等载体,新增移动签约、APP网上签约等方式,使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获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触手可及”。通过“上海健康云”APP为签约覆盖更广人群丰富了可行渠道。
2018年,签约家庭医生也使得患者配药也更为方便。针对慢性病签约对象最需要的长期配药与持续管理需求,研究制订完善社区用药相关政策,对延伸处方、慢病长处方等政策进一步优化。年内,全市各社区共开具慢病长处方648万张,延伸处方已累计开具240万张,原先奔波于上级医院单纯配药的稳定期慢病患者有效下沉社区。
与此同时,上海已搭建市级优先预约号源信息化平台,38家市级医院均已接入。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建立了与区域内上级医院“点对点”转诊协作关系,通过微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优先转诊。通过优先转诊渠道,年内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向上级医院转诊超过80万人次,上级医院向社区转诊6.9万人次,让签约居民转诊“更及时,更畅通”。
随着签约居民从试点初期的以老年人、慢性病人为主,目前已经按照国家重点人群范围逐步拓展覆盖残疾人、儿童、孕产妇等群体。部分社区如长宁区已经率先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功能社区门诊部等医疗资源的整合,将家庭医生服务逐步延伸至企业、学校、办公楼宇等功能社区。
上海市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市家庭医生“1+1+1”医疗机构组合共签约居民666万人,常住居民签约率达到30%,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十类重点人群签约率54%,其中,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签约率超过84%,残疾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超过或达到70%。
浦东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李欣为患儿做健康管理。医院供图
16个区共推签约服务费
2018年,上海正式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按照每位“1+1+1”签约居民10元/月的标准,根据“有效签约”、“有效服务”和“有效控费”考核后向家庭医生团队支付。
上海市卫生健康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吴乾渝表示,上海实施签约服务费,核心在于激励家庭医生更主动地服务签约居民,我们制订了严格、全面的签约服务费考核指标体系,将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效果、初诊转诊效率、合理费用管理等纳入考核指标,与激励直接匹配,从机制上激发了家庭医生服务活力,促使家庭医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主动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根据国家标准,一名家庭医生合理的签约服务居民人数在2000人,上海全科医生缺口还有3000人。但从目前签约率来看,全科医生已经满足当前服务需求。”吴乾渝进一步表示,以上海常住人口推算,上海家庭医生总量应在1.2万以上,截至2018年全市现有注册全科医生8000余人,虽然已经提前达到国家2020年规划目标,但距离家庭医生目标配置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的综合健康管理能力也正在不断提高。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科医生李欣多点执业,前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患儿看特色专科门诊。医院供图
如何提升全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
吴乾渝表示,目前随着医联体建设,大医院的专家到社区指导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也有机会去大医院进修培训,而区域内的远程诊断中心的建设也在提高社区医院的诊断水平,另外,全科医生还需要额外学习心理学、营养学、健康管理等技能。
“未来,家庭医生将会覆盖到越来越多的人群。”吴乾渝指出,如今上海在全国率先尝试打造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旦医学院、交大医学院、同济医学院、中医药大学等都有了自己的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通过医教研协同发展促进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在北欧瑞典等国都已经有很好的尝试,我们也鼓励家庭医生去学习去研究,提高上海的研究型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水平。” 吴乾渝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1月8日讯(记者王琳)1月8日记者获悉,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科学推进国...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