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晓丽)盛夏七月,记者来到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半截楼村,这里的村民已经迎来了他们收获的季节,经过精心培育,全村近2000亩葡萄陆续上市,前来收购的大货车在田间地头排起了长队,采摘、运输、装箱……村民们脸上充盈着收获的喜悦。
半截楼村地处潍河东岸,水质优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村葡萄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从2001年开始转型发展“玫瑰香”葡萄,村主任周明利是村里最早从事“玫瑰香”葡萄种植的人。他一边到河北、北京等中科院的研究基地拜师学艺,一边细加钻研,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葡萄种植队伍中来。由于这里种植的葡萄口感好、品相佳,四面八方的客商慕名前来收购,该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村”。
村支书周成富说:“葡萄种得多、卖得好,关键是葡萄好。土壤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每年开春前后,就提前进行暖棚,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结果进行配方。”为种出真正的好葡萄,半截楼村可是动足了脑筋。葡萄园里易长草,他们从不使用除草剂,而是坚决用人工来削草,不让化学药物在土壤里有任何残留,施肥都是用豆粕和土肥。在采摘前40天断水集糖,成熟的半截楼葡萄糖度在20以上。
过硬的品质赢得越来越多客商的青睐。“客户普遍反映半截楼葡萄新鲜、口感好、粒实汁甜,在北京的市场很受欢迎。”来自北京的客商林军说,他已连续多年订购半截楼葡萄。半截楼葡萄吸引了北京、大连、江苏、青岛等多地客商前来联系收购,与青岛利群、家乐福、佳世客、潍坊中百佳乐家等知名商贸企业实现对接,每天发货近22500公斤,实现了向大城市、大超市的直供,成为“农超对接”的典型。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工匠打造,“小葡萄”已成为半截楼村农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我种植了3亩半葡萄,亩产2000公斤,收入在14万元左右,收入很可观。”村民周松春说。由于葡萄生产期日照充足,今年的葡萄糖含量高,颗粒饱满,加上管理得当,葡萄品质也好于往年,价格也位于同类产品的高端。
葡萄成为村里的摇钱树,如何把葡萄进一步做大做强?他们先后成立了半截楼果蔬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3家,拓宽销售渠道,又注册了两个品牌,促进了由绿色向有机、由无牌向品牌的转型。目前,半截楼果蔬专业合作社已吸收30余户葡萄种植户入社,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收购、发货,不仅可以保证葡萄质量,还能提高葡萄价格、开拓销路,增加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据了解,该村下一步将建立葡萄贸易集散中心,实施总投资450万元的涵盖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在内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一步完善水、路、电等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半截楼葡萄品牌的影响力。
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新喜说:“品牌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我们将不断在‘特\’字和‘优\’字上下工夫,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强化生态意识、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半截楼有机葡萄示范基地和逄王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以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孔嘉)“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市城市节水办将转变作风、创新思路作为各项工作的引领,面对节水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迎难而上、务实作为,以滚石上山的韧劲,全力推动城...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