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峪的战斗,毙敌数百,将敌击退……”这是1939年《大众日报》刊发的一篇文章《蒋峪之役军民的表现》,讲的是国共军队反攻蒋峪,这场战斗在潍坊地区的抗日斗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8月26日,记者探访此战旧地,虽然战斗痕迹已经消失在岁月中,但一些见证过这场战斗的老人依然记得当时的激烈场面。
炮楼被拆壕沟被填
已看不到当年痕迹
临朐县蒋峪镇西蒋峪村处于丘陵地带,高低不平。8月26日,雨下个不停,雨中的西蒋峪村寂静了很多,可是在81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抗击日伪军的激烈战斗。战斗的详细经过,只有少部分老人听上一代人讲述过或亲身经历过,今年87岁的宗庆然就是其中一位。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宗庆然家里。宗庆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提及当年发生在村里的这场战斗,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宗庆然告诉记者,八路军攻打西蒋峪村是反攻蒋峪战斗的一部分,发生在1939年,当时他不到7岁,见到过一些场面。“当时西蒋峪村非常小,只有几十户人家,村子几百米外有个炮楼,驻扎的主要是伪军。”宗庆然说,这个炮楼建在地势较高的位置,建筑主体高达十几米,下面挖了壕沟,用易守难攻来形容毫不夸张。
当时,八路军攻打这个炮楼的时候,在周围侦察了四五天,掌握了村子和炮楼附近的情况。“当时村里没有人知道攻打炮楼的消息,最后听到枪声后,大人们才知道八路军来了。”宗庆然说。
经过前期侦察,八路军迅速完成对伪军炮楼的包围。这时的炮楼就像海上孤岛一样,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打仗了,连吃饭喝水都成问题。在八路军的多日围困下,炮楼里的伪军失去了食物来源,一些伪军只能喝自己的尿解渴。
几天后,八路军找来土炮,第一炮没有打中,又开了第二炮,击中了炮楼,最后伪军投降。宗庆然告诉记者,附近几个村里也有这样的炮楼,最终也被攻下。
炮楼是日伪军压迫群众的军事工具,西蒋峪村解放后,这个炮楼就被拆除了,壕沟也被填平了。经过81年变迁,村里变化太大,现在已经看不到当年战斗的痕迹了。
48岁的村民宗先力从小就喜欢听老一辈人讲述当地抗战的故事,对反攻蒋峪战斗的经历有所了解。“发生在西蒋峪村攻打炮楼的那一年,我父亲只有13岁。战斗结束后,父亲和其他伙伴还去现场看过,并将炮楼遗留下的两扇门带回了家。”宗先力说。
反攻蒋峪全面胜利
极大鼓舞齐鲁军民
记者从蒋峪镇党委和《临朐县志》上,进一步了解了这段抗战故事。在抗日战争中,华北进入抗战第二阶段时,日军展开疯狂扫荡,在鲁北、胶东地区站稳后,制定了扫荡鲁南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夜战蒋峪就是鲁南反扫荡的初期之战。
1939年农历三月廿九(阳历为5月18日),日军为了打通益都(现青州)临沂公路,纠集2000多日军从益都分3路向南进犯,企图攻占沂水县北面的穆陵关,进犯鲁南山区。国民党新四师吴化文部驻守穆陵关、铜陵关和桃花峪一带,其便衣队探知日军向南进犯的企图后,二团长赵广兴即令一个流动排北去20多里的蒋峪北岭流动警戒,并与日军发生激战。
二团决定夺回蒋峪,农历四月初二拂晓,二团官兵登越围墙,冲入蒋峪,双方激战至下午3时。巷战、肉搏,官兵们靠着大刀、手枪、步枪,利用黑夜和装备精良又极其残暴的日军拼杀。每一条街巷和每一个院落都躺着鬼子的尸体,也洒下了一营二连和二营十一连一百多名官兵的鲜血。
在蒋峪至大关穆陵关一线的攻防战中,为配合国军正面作战,八路军和当地地下党组织主动率领民兵、群众,发动周邻村民踊跃参与抢救伤员、物资运送,攻打伪军炮楼,破坏蒋峪以北公路15公里,炸毁县城南弥河大桥,有力支援了一线作战。
国共两军协同作战,军民戮力同心,最后收复蒋峪,取得了反攻蒋峪的全面胜利。山东国共联合抗日取得重大战果,迅即传遍齐鲁大地,极大鼓舞提振了全体军民的抗战决心和信心。
文/图本报记者邓永杰
新闻推荐
◆夏粮收购进度良好,累计收购新小麦597.5万吨◆粮食产后服务项目去年节粮减损32.7万吨 粮安齐鲁 “稳”字当先
□本报记者孙源泽截至8月10日,全省累计收购新小麦597.5万吨。当前山东省夏粮收购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收购进度良好。记者...
临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临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