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临朐 > 正文

淹子岭上论“来年”

来源:潍坊日报 2019-12-27 13:5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付生

通讯员刘明志刘瑞华

冬至前一天,记者又一次沿九曲十八弯的嵩山一号大道一路上行,来到了被誉为“山东海拔第一村”的嵩山生态旅游区淹子岭村。

夜色来得快,寒意也渐浓,村支书国成勤招呼着我们到他家喝杯热水。没多久,陆续走进十几个村民。原来,国成勤的家位于村中间位置,村民们没事时,经常来闲聊。

国成勤挨个介绍后抛出话头:“现在是淡季,不忙,正好谈谈明年的打算,早准备,早下手。”

“今年搞农家乐,收入不少,打算再收拾收拾,提高档次,吸引更多游客。”村民李善霞接过话茬。“开春后我要把民宿的规模再扩大。”“我想学厨师,创新咱山里的土菜,争取更多回头客。”几个村民接着说。

随着临朐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和环山路、户外宿营等基础设施、文旅项目的落地达效,今年,淹子岭村的游客数量突破20万人次,全村38户已有半数发展起农家乐、民宿、特产门店等旅游服务业,几乎家家都开上了小轿车。

“今年蜜桃大丰收,虽然靠旅游卖得不错,但还应该学学隐士村的电商办法,多条腿走路。”回乡发展的大学生国辉是村里“文化人儿”的代表,他的一席话说到了几位果农的心坎里。

“说得对,发展电商是大势所趋。”驻村干部张素霞说,目前正在考虑如何建立电商平台,帮大家把土特产都卖出去。

“等到了旅游旺季,还可以发挥熏腊肉、土鸡蛋等土特产门店和精品民宿的优势,线上线下一块卖。”村民国成君插话。

“要继续加强生态保护,这是我们的根本。产业上,感觉要进一步推动种植、采摘、住宿、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国成勤接着说,黄古的江北最大写生基地马上建好,到时候游客能分流到村,留在村里的时间肯定会更长,要让人留得住、愿意留。

淹子岭村坐落在临朐与淄博交界的大山深处,平均海拔800多米,素有“山东海拔第一村”之称,土地贫瘠,十年九不收,曾是典型的省定贫困村。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大机遇,村民们不等不靠,在县里的直接推动支持下,依靠优美的生态资源发展起旅游产业,彻底甩掉了贫穷的帽子。

如今,荒草丛生的山路变成宽广平坦的柏油路,风雕雨蚀的土坯房变成了白墙红瓦的民居,游客纷至沓来带来的“后备箱”经济等旅游产业链,让这个小山村实现了过去上百年不曾有过的发展成果,让山里人追求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信心更足。

屋外月光皎洁,不时传来几声狗吠;屋内,你一言我一语,时而让众人频频点头,时而惹来大家笑声阵阵……明年,肯定会更好。

新闻推荐

小“柿饼”背后的“微笑曲线”

□本报记者付生深秋初冬,天干风燥,正是晾晒柿饼的好时节,在纯自然的气候调节下,渗透到柿饼表面的糖分慢慢凝结...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淹子岭上论“来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