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临朐新闻 > 正文

一个农民的“生态梦”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9-03-18 14:31   https://www.yybnet.net/

阳春三月,驾车沿蜿蜒曲折的金鸡山盘山路前行,侧柏、黑松等漫山遍野,核桃、油桃嫩芽正生机绽放。在山顶,中等个、红脸膛,皮肤黝黑的临朐县寺头镇石河头村民王传平正在栽树。

石河头村因地处寺头镇石河源头而得名,人口不到二百户,耕地较少,且大多是山岭薄地,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自打记事起,村里就缺吃少穿,过着苦日子,俺家也不例外。”当问起主动进山义务造林的初衷时,王传平打开了话匣子。

1961年出生的王传平,兄弟姊妹七个。迫于生计,17岁的他闯关东,干了6年木工。后来,头脑灵活的他回到家乡,办起了家庭作坊式家具厂。经过数年商海打拼,王传平的腰包鼓了起来。然而,每次回家探亲,遥望光秃秃的金鸡山,对土地和村子有特殊情感的王传平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

2011年,王传平毅然做出决定:回老家、进山沟、治荒山,誓把家乡变个样。说干就干,王传平和村里签订了协议——承包2400亩荒山,主动放弃安逸生活,一头钻进山沟里,与石头相伴,与土坷垃打交道,开始了一场治山“豪赌”。

他先请来水利工程专家和林果技术员,对承包的8个山头挨个进行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规划,搞出了生态建设规划图。没路,王传平就买来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等大型机械,硬是自学了这些机械的操作技术,挖出了一条1.1公里的进山大道和22公里的环山路;没水,请来专业钻井队,在沟底打出深水井,铺设管道4500多米;没电,投资30万元架设高压线路。

搬石子、运水泥、砌石沿……开工后,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传平起早贪黑,和工人们吃住在山上,做起了义务造林的行当。因吃饭不定时,睡眠无保障,半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老伴看了心疼,劝他下山歇息几天,他拒绝了:“可不行,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没事,我撑得住。”

就是凭着这股韧劲,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王传平一呆就是三年多,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当代“新愚公”也逐渐被当地人传颂。昔日的穷山恶水,在王传平的改造下悄然改变了模样。建环山公路20多公里,铺设管道6000多米,打百米机井两眼,建容积400立方的蓄水池1个,绿化荒山3000多亩,栽种黑松6万株、侧柏22万株,核桃、油蜜桃等果树1万多株。“旱能浇、涝能排”,水土保持率80%以上。用在荒山开发上的资金也达1000多万元,全部是自掏腰包。对此,王传平却毫无怨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这么重视生态建设,又遇上乡村振兴好时机,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也会坚持下去。”

除治山外,王传平还不忘挤出资金,造福村民。为村里架电筑路,方便群众生活生产;打深机井,送水到户,让全村人吃上水质良好的自来水;聘请村民到山上务工,仅工资一项,一年就发放四五十万元。

“能够尽我所能,为村民提供挣钱门路,让他们生活有保障,比自己挣钱都高兴!”这个大山里的汉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荒山变成“工厂”,让村民当上了按月领钱的工人,这是王传平最普通最实际的想法,也渗透着他对家乡父老的朴素感情。2018年6月,王传平被授予“山东省乡村绿化楷模人物”荣誉称号。

“荒山不治理永远是荒山,治理好了就是绿水青山。”说起远期规划,王传平有一个梦想:对基地进行景区建设,开发采摘园、石河景观游等项目,发展原汁原味的乡村游,让家乡变成风光秀丽的“世外桃源”,让乡亲们也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刘明志

王建

新闻推荐

陈儒江在大通区调研人大工作时强调 规范代表活动阵地建设 支持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本报讯3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儒江率队前往大通区,调研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及代表工作开展情况,并走访看望在淮省人大...

临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农民的“生态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