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付生通讯员刘明志董超)告别住了34年的老平房,搬进14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临朐县山旺镇席家河村的席思顺甭提对当下日子多满意了:“村里环境好、设施全,我们住得舒服、乐得开心,生活是一点不比城里差。”跟席思顺一样,席家河村380多户村民都搬进了新楼房,过上了新生活。
席家河村的变化,是临朐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掠影。临朐以“工匠精神”将市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品质城市”定位要求从纸面付诸行动,把新型城镇化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文化提魂,挖掘镇村优势资源,提炼当地文化底蕴,借产城融合夯实发展根基,用民俗特色留存乡村记忆,使一批特而强、精而美的特色镇村脱颖而出。
寺头镇立足山地资源,在西安、桃花、佛山等20多个中心村发展香椿种植,全镇建起2000多个红香椿大棚,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九山镇依托绿色生态资源,紧抓山东省特色小镇建设契机,兴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仅牛寨村一年旅游收入就超200万元;柳山镇以农业特色小镇为目标,建设农产品基地,注册“朱虚城芹菜”“新柳韭菜”等“三品一标”品牌9个,年产销绿色蔬菜8.7万吨、产值1.75亿元……临朐鼓励各镇村立足自身实际,培育发展配套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推动镇域经济崛起。
发展实力各地情况不一,以差异化统筹城镇均衡发展,全力打造定位准确、各有特色的镇村发展格局。叫响“千年商埠,古镇蒋峪”的蒋峪镇,借助南临沂山、地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加快蒋峪大集、湖光山色、莲湖与沂山旅游对接,镇村基础建设以青砖白瓦为主调,打造江南古典园林式的独特乡镇。定位“鲁中水乡、北国江南”的冶源镇,着重传承推广当地泉文化、龙文化、竹文化,以文化资源增强自身软实力,获评“首届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获评单位”。
临朐把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目前,该县13处镇(街、园、区)全部建成规范化综合文化站,85处社区全部建有文化中心,345个中心村全部建成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实现100%。嵩山将古村落保护开发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对北黄谷在内的11个村落进行统一开发管理,借助举办帐篷露营节、乡村旅游节等各类节庆活动,打响“美丽嵩山”知名度;山旺镇对7个样板村因村施策,绿色生态、古韵水乡、民俗保护等不同村落,合力描绘最美山旺发展版图。
新闻推荐
□朱昌俊披着算卦、占卜的外衣,假借自己供奉神仙可以治病、祈福和保佑之名,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南流村村民付某某利用部分群众病急乱投医和迷信鬼神的心理,开设所谓的“神仙银行”,让群众把钱...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