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高密 > 正文

田野的色彩 苑广阔

来源:延安日报 2021-12-12 09:42   https://www.yybnet.net/

离家千里,每年只在寒暑假回老家,自然是为了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今年秋天,因要回老家办事,就回去待了几天,走在家乡的田野里,却难免有些失望。

失望的情绪,来源于现在的田野,再也不是我记忆中的田野。现在田野的颜色太单调了,放眼四顾,目光所及,只有一片花生田连着一片花生田,一片墨绿连着一片墨绿,除此以外,似乎再无其他庄稼,也再无其他颜色。

这当然不能怪乡亲们,他们种地是为了地里的收成,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了颜色。花生春天播种,夏天收获,地垄上覆盖着薄膜,草根本就长不出来,只在夏天给花生打两遍灭虫药就行了,简单,省事,花生的价格还比其他农作物高,乡亲们自然要把几乎所有的地都种上花生。

在我小时候,却不是这样,那时候的田野,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从高处看,就像是谁打翻了调色板一样。

墨绿的是花生地,比花生地颜色还要深的是红薯地;黄澄澄一片的,是谷子地;而红通通一片,像是一堆火在燃烧的,则是高粱地。老家本来没有种棉花的传统,但是有时候也会在一大片的绿色、红色、黄色之间,看到一片雪白的棉花地。这一定是谁家年底或明春要娶亲,种棉花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给新人做棉被、缝制棉衣,乡亲们始终相信只有自己种、自己弹的棉花才最松软、最保暖。

芝麻也是如此。偶尔那么一小块青黄相间的芝麻地,也是为了秋天收成以后打香油,几分地的芝麻打出来的香油,够一家人吃一两年了。

这些五颜六色的庄稼地,构成了家乡浓墨重彩的秋天。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家中的屋顶上,陶醉在这些五颜六色的色彩里。

那时候乡亲们种地种得杂,也是有原因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种棉花是为了给新人做棉被、缝棉衣,种芝麻是为了打香油,其他的农作物也各有用途。

谷子成熟后,收获的是黄澄澄的小米。小米熬粥,又好喝又营养。谁家媳妇坐月子,红糖小米干饭,碗底再卧上一个土鸡蛋,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保证奶水充足。

高粱米不管是煮稀饭还是蒸干饭,都比较生涩。乡亲们种高粱,往往要的不是高粱米,要的是高粱秆和高粱穗。

又细又长、韧劲十足的高粱秆,是盖房子苫房顶的好材料。把脱了叶子、晾干的高粱秆一排又一排、一层又一层地码放在屋顶上,上面倒泥浆,再盖上瓦片,可以几十年都不烂,房屋还能够冬暖夏凉。

脱掉高粱米的高粱穗,是扎扫帚的不二之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好几把高粱穗扎成的扫帚,一个扫帚可以用一两年。

高粱米,多数时候都被卖到了镇上的酒厂,是酿酒的好粮食。很多人都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对其中成片的高粱地、火红的高粱米、高粱米酿成的烈酒印象深刻。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写的就是他的老家山东高密的故事。高密离我们老家不远,所以我们老家也有种植高粱的习惯。

时移世易,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没有人自己做棉被、缝棉衣了,买来的棉衣既保暖,样式还新颖;盖房子也不用高粱秆了,都是预制板;要吃香油,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都有,谁还自己种芝麻呢?费时费力的。

于是,田野就单调起来,成了一种颜色。我知道这是谁都阻挡不了的社会发展趋势,但我真的很怀念那些五颜六色的庄稼,很怀念曾经五彩缤纷的田野。

新闻推荐

第十一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诗歌奖”揭晓 玉林诗人夕夏 谢夷珊获奖

本报讯(记者晏海珊)近日,第十一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诗歌奖”揭晓,玉林诗人夕夏获提名奖,谢夷珊获入围奖。据悉,“诗探索·中...

高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密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田野的色彩 苑广阔)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