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难。他们为孩子立了“规矩”,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可是好的行为还是难以变成好的习惯。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潍坊市名园长、高密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田颂君发表了她的看法。
重视孩子“第一次”,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田颂君表示,家长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
田颂君说,她朋友家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小班的女孩,有一次吃饭,她把最喜欢的番茄炒蛋放到自己的面前,不准别人吃。妈妈告诉她这么做很没有礼貌,她索性甩掉筷子不吃饭。本以为打了“胜仗”,妈妈会来哄她吃饭,没想到妈妈不仅不理她,还把菜全部吃掉,将她“冷落”在一边。过了一会儿,她见没转机就主动跟妈妈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了。这时,妈妈耐心地和她说:“这样做是没有礼貌的,别人不会喜欢!”然后再重新做饭给她吃。这“第一次”的教训不仅让孩子改掉了坏毛病,从那之后,孩子凡事都会先让着别人。
田颂君表示,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如:想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习惯,父母首先要讲卫生,保持家中的整洁。身教重于言育,在生活中,如果家长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犯错要及时惩罚,让其在思想上有触动
孩子的习惯反应,往往体现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上,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见人要问候、待人礼仪……田颂君指出,0—6岁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礼貌习惯。
“习惯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恒心,还需要一个系统环境来支持。这个系统环境不仅限于家庭,还包括幼儿园和社会,以及家庭内部环境的一致性。家庭内部的一致性,也不仅仅指父母之间的互相配合,还包括整个家族之间的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田颂君说,有些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这是因为没有及时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惩罚只说说而已。
田颂君指出,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可适当采取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坏习惯。
家园合力让幼儿健康发展
田颂君说,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个复杂又系统的工程,既不是幼儿园单方面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家庭独立发挥作用可以完成的。
对家长而言,幼儿入园不是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教育资源的丰富、教育合作伙伴的增加,家庭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不会因为幼儿进入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减弱。相反,家庭除了要充分发挥原有的作用外,更应该与幼儿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家长应该关心幼儿园的工作,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献计献策,或者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尽可能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服务,认识到这是作为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双方共同协作,意识到家园共育的价值,才能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创建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田颂君说。
本报记者张身率
新闻推荐
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闭幕□本报记者赵蝶文/图10月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密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