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荣
8月31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布消息:“王柏荣(1942年-2018年),历任动画设计、剪纸片动画设计、导演,曾任美影厂副厂长,于8月30日晚因病去世,享年76岁,美影厂致以深切哀悼。”
王柏荣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而后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1991年离职前往广州,任时代动画总经理。他是《金色的大雁》(1976年)的动作设计之一,先后导演过剪纸片《山牙子》(1978年,合作)、《刺猬背西瓜》(1979年,合作)、《南郭先生》(1981年,合作)、《抬驴》(1981年)、《老鼠嫁女》(1983年)及《火童》(1984年)等,担任副厂长期间,给予了《舒克和贝塔》的立项极大支持。
《南郭先生》
美影厂方面评价,王柏荣同志始终扎根动画事业,在美影厂工作期间努力钻研、敢于创新,丰富了剪纸片的表现形式,为美影动画作品、尤其是剪纸美术片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柏荣的动画艺术生涯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作为美影厂的创作者,从1962年作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原画设计进入动画这一行开始,王柏荣和那一带老一辈动画人一起书写了“中国动画学派”最辉煌的篇章。
与水墨动画、偶动画一样,剪纸动画同样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王柏荣的几部剪纸动画融合不同地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技艺,开创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想象风格。也许许多人没有注意到,同样是剪纸动画,王柏荣每一次都融入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让许多孩子记住“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剪纸动画《南郭先生》中,精确地考证了战国时期装饰纹样,并融合了水墨动画的素雅风格。
《老鼠嫁女》
《抬驴》,就使用了河北蔚县剪纸艺术风格,色彩饱和,冷暖对比强烈,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另外一部同为剪纸动画的《老鼠嫁女》,则采用了山东高密的剪纸艺术风格。
当年曾为《老鼠嫁女》谱写电影音乐的作曲家金复载还记得当年在美影厂创作时候的集体氛围,所有人都奔着创新,希望拿出不一样的作品。《老鼠嫁女》也是金复载电影配乐生涯中印象十分深刻的先锋性尝试。“《老鼠嫁女》的音乐在以往的美术片里是比较现代的。所用的不是古典的调性体系而是泛调性体系。所谓旋律结构都是不完整的。乐器演奏方法很多不是常规的,而用预制钢琴(琴弦上放钥匙圈等杂物,为了改变音色),弦乐器的弓不在常规的区域演奏等等,还将打击乐作为音效处理。” 金复载还记得当年和王柏荣的合作十分愉快,王柏荣很愿意放手让各个部门尝试新东西。
《刺猬背西瓜》
被视为王柏荣艺术高峰的《火童》,荣获1984年电影“金鸡奖”,并在1985年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上获得C组一等奖。《火童》根据中国哈尼族民间传说改编,通过表现哈尼族的英雄明扎为民取火,舍身成仁的动人事迹。不过少年生吞了火珠,眼睛逐渐模糊,他的皮肤被烈焰吞噬,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悲剧性的结尾当年也成为不少小朋友的“童年阴影”。
之后,王柏荣的艺术创作随中国动画大势的转变开始转向电视。
他曾经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美影厂动画人。在担任美影厂副厂长期间,为了使中国动画产业走向世界,王柏荣主持引进了与国际接轨的动画生产的流程,开创中国动画片对外合作之先河,包括《狐狸列娜》、《不射之射》等中外合作动画片。
《熊猫京京》是国内第一部大型系列动画片,发行到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也是中国系列动画片第一次成功走向世界动画商业市场。
晚年王柏荣的一大部分经历投入了动画教育工作。
他和《宝莲灯》的导演常光希、《黑猫警长》的导演范马迪等老动画人一起远赴东北,在吉林动画学院开垦新一方中国动画人才培养的新摇篮。
青年动画教师王楠曾跟随王柏荣制作大型系列动画片《人参精灵》,104集的动画,当时已经年近七旬的王柏荣依然亲力亲为,身为总导演,甚至还亲手帮她改画稿。
“他给人的感觉像宫崎骏和大熊猫的合体,有威严又有可爱的一面。” 在学生的印象里,几位来自美影厂的老艺术家“都是像神一样的存在,我们可崇拜了”,而这些“老神仙”们对于年轻一代最常见的教诲,就是一定要做中国自己的动漫,“那一辈的老先生非常看中这一点。”
另一位王柏荣在吉林动画学院的学生涂健,现在是一名插画师,他还记得王柏荣的办公室里堆着满满的画稿,一次帮王柏荣整理办公室文件的时候,发现他还保留了很多当年在上海电影厂制作的原始稿件,王柏荣就着手边的《西游记》动画片的赛璐璐片,给他们介绍了当年动画片制作的艰苦环境,“看到那些纯粹手绘的一张张赛璐璐片,就知道集结了当年他们老一辈动画人制作的艰辛”。涂健印象里,王柏荣一直告诉学生们,“想要做动画必须要学会坚持和不断探索,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去发挥我们下一代人的智慧,去制作更加感动人心的作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海燕记者王南桢)近日,仁和镇沙沟社区筹资2.6万余元在和苑路安装了约320米的交通隔离栏,有效改善了该路段车辆乱...
高密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