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民家的热炕头上,交警和村民代表盘腿围坐在一起,聊起交通安全……1月6日,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为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创新交通安全宣讲方式,组织民警走进农户家中与村民面对面讨论交通安全问题,积极打通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将“红蓝守护”行动的触角延伸到农村。
文/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怀禹宋树云
村民代表们表示一个半小时的讨论收获颇丰
1月6日下午3时,昌邑市卜庄镇广刘村村民张德利家中迎来了几位客人,有村干部,也有货车司机,他们都是辖区交警邀请来的村民代表。有客到家中,张德利热情地招呼他们上炕聊天。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东冢中队交警马兵兵熟络地坐上炕头,跟村民们逐一打招呼,然后翻开笔记本,开始跟大家聊附近的交通安全问题。
“咱们附近几个村都以生姜种植为主,由于临近下小路,邻村也从我们村借道,车流量太大,如果能增设减速带及交通安全标志就好了。”36岁的村民张春风说,他是一名货车司机,出行时最怕碰上超载的三轮车,一旦避让不及,后果不堪设想。前期交警部门为村民三轮车尾部贴上了反光贴,路口增设了爆闪灯,效果不错,希望能再增设相关设施。
广刘村党支部书记张京学提出,他们村是今年潍坊市第一批“零酒驾”创建示范单位,除增设交通设施,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也很重要。前期,昌邑交警在该村建立了社区交通安全宣教站、乡间道路劝导站,不仅让村民成为“受教者”,还让村民当起交通劝导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大大增强,如果能增加交警进村讲“安全课”的频次,让外出务工返乡村民都受教育,效果会更好。
“十次事故九次快,只有一次是意外。”“管住腿,露出眼,冬天慢一点。”民警坐在热炕头上,用顺口溜的形式与村民说安全问题,讲解冬季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项,并着重对酒醉驾、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进行讲解,对村民提出的各类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细致解答、详细记录,提醒村民安全文明出行。当天的讨论氛围非常热烈,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探讨了诸多问题,村民代表们都表示,这次和交警面对面的交流收获颇丰。
发放“红蓝守护标兵”袖标,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当天下午4时30分,在“热炕头上聊交通”活动结束后,昌邑交警还举行了一个特殊仪式,为村民代表们发放并佩戴了“红蓝守护标兵”的袖标。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12月以来,昌邑市公安局启动“红蓝守护”行动,授予热心交通公益事业的市民“红蓝守护标兵”身份,警民携手,共筑平安,以此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交通安全宣传的热情,发动全社会力量重视交通安全,倡导安全文明出行,将交通安全意识传递到辖区的每个角落。
77岁的张德平佩戴上袖标后非常高兴,立即到村民家中,用附近村庄的案例现场说法,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今天交警来到我们村,更深入具体讲解了附近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接地气。”张德平说,过去他喜欢喝酒,自从交警讲解真实案例后,他开车从不喝酒,有时候外村人开车来玩,他也提醒别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成为‘红蓝守护标兵’后,我向其他村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了”。
“该活动只是‘红蓝守护’行动的一项内容,目的是对热衷于交通公益事业的人予以身份认可,唤起群众参与维护交通安全的热情,搭建起群众与公安民警之间的桥梁,将交通安全的触角延伸到城乡每一个角落。”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王秀芳表示,冬季天气寒冷,村民都有在家中热炕头上聊天的习惯,昌邑交警深入村民家中,邀请村里有一定带动能力的村民代表参与讨论,他们坐在热炕头上,面对面讨论交通安全问题,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消除疑惑,并让村民代表成为新的“红蓝守护标兵”,不仅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同时以村民教育带动村民,效果显现,打通了乡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返乡创业 夫妻种“多肉”年入30万 昌邑元喜亮夫妇将爱好发展成事业,走上致富路
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一对“80后”夫妻,结婚后从城区返乡创业种植,将爱好变成事业,现如今他们已经建起两座花卉和“...
昌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邑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