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报全媒体记者窦浩智
通讯员褚方文
昌邑市下营镇海水养殖产业基础雄厚,养殖面积达1330余公顷,仅对虾养殖规模就占潍坊北部对虾产量的80%。但由于受技术、规模、气候等影响,近年来下营镇的对虾养殖也遭遇发展瓶颈。去年以来,广东海大集团的到来,让这里的对虾养殖产业开始实现华丽转身。
70余个标准化养殖车间拔地而起,内部结构基本成型,整个车间片区施工紧张有序。这是记者日前在广东海大北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园看到的一幕。“先期有几个车间将在近期实现投放种苗,整个示范园将陆续形成整体生产能力。”示范园相关负责同志李涛告诉记者。
位于下营镇的广东海大北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园由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厂化养殖将对下营镇传统的海水养殖产业带来根本性的转型升级。
“我们有严格的水质监测,标准车间工厂化养殖,选优培育的对虾种苗,还有全新智能化的养殖管理,海大对虾养殖将对当地的海水养殖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李涛表示,“传统养殖一平方米池的产量也就是一两千克,工厂化养殖一平方米池子平均产量能达到十千克;传统养殖受天气影响较大,大多靠天吃饭,而工厂化养殖却不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限制。”
对于海大带来的全新生产模式,下营镇当地的养殖业户也感同身受。
昌邑昱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立功1985年起便开始从事海水养殖,从最早的中国对虾,到2005年起开始养殖北美白对虾,期间也多次遇到过虾苗品质、虾病等技术瓶颈问题。海大的到来,不但解决了他的技术难题,更是改变了他的生产模式。
“海大的生产模式和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模式截然不同。”卢立功介绍说,“从去年7月中旬投苗,到12月底育出了30亿尾虾苗,要是放在以前,六七月份就不育苗了,但是去年冬天却一直没闲着。我去年一年的育苗产量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这就是工厂化规模养殖带来的产业升级。”
现在,卢立功的养殖场已成为海大旗下品牌海兴农的一个养殖基地,在产业链上形成了发展共同体。
“养虾先养水,我们引入海水通过监测处理后,在工厂内部形成一个闭环的循环系统,生产过程绝对可控,整个生产过程不再受水质和气候影响,这就是工厂化养殖的技术升级。”李涛表示。
对虾养殖的关键性技术还在于虾苗品质,下营镇引进了邦普种业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项目,依托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院士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对虾新品种繁育,打造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虾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平台。
院士团队的优质种虾技术加上海大集团的工厂化养殖模式,下营镇对虾养殖产业开启了高质量转型升级之路。
据悉,下营镇还将建设贝类繁育中心,采取“渔光互补”模式,充分利用莱州湾现有滩涂水面,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13333.33公顷海洋贝类牧场,构建贝类种苗培育、标粗、养殖完整产业链条。
“我们将坚定向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做大行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对虾、贝类产业‘双50亿’养殖规模,打造北方知名的水产品养殖加工示范基地。”下营镇党委书记王冰表示。
新闻推荐
▲近日,昌邑市下营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党支部联合昌邑交警大队东冢中队、昌邑市启顺校车有限公司对辖区校车进行安全专...
昌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昌邑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