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窦浩智通讯员褚方文)近年来,昌邑市下营镇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引领,把海水养殖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海域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以转变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精心打造对虾、贝类育繁推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条,不断提升海水养殖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以良种培育为依托,提升产业科技化水平。下营镇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攻关的重点任务,引进建设邦普种业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项目,依托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院士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对虾新品种繁育,打破南美白对虾种虾国外垄断,打造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虾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平台。目前一期项目建成投用,二期项目基本完工,研发引进450余个家系,形成5万对种虾的培育养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以龙头企业带动为重点,提升产品市场优势。在原有昱海养殖、浩源养殖等中小养殖企业基础上,今年新引进落户了广东海大北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园项目,由“福布斯亚洲上市企业50强”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兴建。一是建设研发中心、对虾繁育中心和168个标准化对虾养殖车间,并对南美白对虾虾苗进行培育、扩繁、养殖、推广,建成后将成为海大集团北方养殖总部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南美白对虾1.2万吨,将充分利用海大集团完善的产销链条,扩大市场优势,年产值将达6.2亿元,打造辐射渤海湾、影响全国的对虾生产基地。二是建设贝类繁育中心,重点攻克贝类种质资源、饵料培养、苗种培育和高成活率标粗等技术难题,采取“渔光互补”的模式,建设占地266.67公顷的贝类种苗保种、逐级标粗、暂养区域,提高贝苗存活率,为大水面生产提供种苗保障。充分利用莱州湾现有滩涂水面,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13333.33公顷海洋贝类牧场,构建贝类种苗培育、标粗、养殖完整产业链条。
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优化海水养殖产业结构。对传统养殖方式进行改造提升,改变过去散户养殖模式。先期选择200余公顷传统养殖池塘作为示范基地,推广对虾养殖“大棚标苗”和“如东小棚养殖”等新模式、新技术,努力实现亩产50公斤至150公斤虾到亩产1500公斤至2000公斤虾的产量跃升。后期发挥示范基地典型带动作用,从养殖模式、苗种、饲料、动物保健等方面着手,推动滩涂粗放式养殖向标准化、精细化养殖升级迭代,同时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在实现本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双赢”的同时,辐射带动环渤海区域滩涂养殖转型发展、做大做强。
以打造知名产业基地为目标,持续完善链条发展。切实抓好在建项目的建设运营,积极招引行业龙头企业,继续培强做大现有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对虾、贝类产业“双50亿”养殖基地。不断提升水产原良种保障水平。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创新能力,加大水产品良种研发力度,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种生产基地,实现“政学产研深度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大循环。继续发展水产品深加工。加快水产品加工流通升级,引进培育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冷链仓储物流、水产品交易市场等,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北方知名的水产品养殖加工示范基地。
新闻推荐
潍报全媒体记者王路欣春节假期,家住昌邑今年63岁的王女士一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因为难得的团聚,王女士...
昌邑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