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秋德通讯员李帅
在寒风的肃杀中,青青的麦苗依然勃发着旺盛的生机;塘坝里一汪汪的水渐渐结出了冰碴;不远处深耕的土地泛着黝黑的颜色。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处处被撂荒的荒滩,种啥啥不长,只有乱蓬蓬的荒草和一畦畦的盐田点缀其中。
近日,记者在昌邑市柳疃镇北部盐碱滩涂采访,这里已经旧貌换新颜,传统的“昌北印象”也被彻底颠覆。几年来,在青阜农业公社的努力下,一个6万亩的现代农业发展综合体项目正在让一片荒滩变沃野。
坚持公司化运作
破解谁来种的难题
二十多年前,柳疃北部的群众为了求得温饱,复垦废弃的盐池,种上了作物。但是,伴随连年持续天旱,淡水资源日趋紧缺,有的地块颗粒不收。为了增加收入,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到附近的工业园区打工。种地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来越少,逐渐出现了土地抛荒的现象。昌邑市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东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柳疃人,看到家乡的土地被撂荒,我这心里很不是滋味。”并且由于长时间抛荒,盐碱侵蚀,这里的土地逐渐出现了退化的迹象。
“这一带缺少淡水,种地的事咱就别想了。”部分村民也开始对土地失去了信心。
但是,孙德东觉得事在人为,如果能够解决土地供水问题,那么这一片荒滩能不能变成“金滩”“银滩”呢?在多方考察之后,他决定进行投资,当个种粮大户,采用“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蹚出一条土地致富的新路子。说干就干,在柳疃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孙德东成立了青阜农业公社。消息传出后,附近村民竞相把土地流转给青阜农业公社代耕,就连远处的村干部也来商量,想把全村土地流转给青阜农业公社。
一亩地流转费用400元,年底再按股权份额及公司盈利的60%进行二次分红,盈利的40%用于扩大生产。按照这样的优惠条件,青阜农业公社一下子就从村民手中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
有了种植规模,镇上又帮助成立了昌邑市首家整建制行政村入股参与的土地股份制公司——昌邑市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了50多名村民在公司工作。
为解决农作物浇水问题,公司首期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群井汇流”工程,打井21眼,铺设管道40公里,从20公里外的潍河边引水,涓涓清流汇集到青阜农业公社的塘坝里,为庄稼生长备足了“生命之水”。
同时,阜瑞公司也加大设施投入力度,高标准建设青乡为农服务中心,并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了大型拖拉机、智能配肥机、粮食烘干机、植保无人机等国内外先进农机装备136台(套),为大面积高效作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有了水,有了大型机械,曾经被撂荒的土地又被盘活了,当年粮食就喜获丰收。看到多少年没见过的丰收景象,村民们直竖大拇指。公司化经营和管理,保证了粮食产量和质量,证明了“种地,也能挣钱”。
有了第一年成功的经验,村民们又重拾了信心,把土地交给阜瑞,他们放心。第二年,阜瑞公司的流转土地就达到了2万亩。
坚持标准化种植
破解怎么种的难题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的决策,让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快马加鞭。柳疃镇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做好引导帮扶,成立工作专班,让青阜农业公社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青阜农业公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开展耕、种、管、收、储、加、销全程社会化服务,积极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利用先进的资本、技术、人才、文化理念等,培育新农民,保障农民因为土地流转分享到更多的增值收益。
经过3年的精心种管,阜瑞公司让土地实现了增值。更多村子和村民加盟进来,公社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村企共建、村社共建模式,整村实施土地流转,腾出的劳动力到工厂工作,第三年流转土地就达到了40000亩。
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青阜农业公社按照大框架进行设置规划,购买了大型农用机械,实现从播种—管理—收获—贮藏—加工的全程机械化,常规农业机械一应俱全。公社还加大投入,对辖区内20多个塘坝进行修筑,做好储水防渗工作,并将路边沟渠进行整修,起到雨天蓄水排涝的作用,确保满足淡水供应。
“这些都是淡水,是从潍河引过来的,最大的塘坝能存储30万方水,辖区塘坝共存水达到400多万方,保证了农作物生长需要。”农场负责人指着水塘对记者说道。
“大田里庄稼用水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滴管浇灌,用塑料管子,均匀滴管。二是喷灌浇水,在田间竖起喷灌架子,喷头循环转动,喷水浇灌。科学用水,既不会浪费珍贵的水资源,又保障了农作物生长。”农场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青阜农业公社还把土地进行了规划,按照农作物生产特性,既追求产量,又追求美观,努力打造田间秀美的“星云图”。
“这是今年冬天整理的地块,开春播种棉花;这片地土质适合种春谷;这2000多亩是苜蓿地,一年收割4茬;那片种植玉米,一半是传统玉米,一半是青玉米……”说到种植规划,孙德东娓娓道来。
两年前,青阜农业公社还只是一个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结构比较单一的小公社,如今,不仅规模化经营程度高,而且还寻求多品种种植。去年,就种植了苜蓿、棉花、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推动公社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
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青阜农业公社按照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面粉加工、秸秆饲料加工、蔬菜杂粮包装销售等产业,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有效解决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传统农业种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不强、农民收入不高的问题。据统计,公社粮食亩均产量达到1090公斤,亩均增收降本300元;优质苜蓿亩均生物量可达820公斤;机采棉亩均产量达到253公斤,亩均增收节支500元左右。
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
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千丛蓿草群羊闲,万顷塘田一鹭飞。连体长廊、丰收广场、大杂院、柳塘青阜、七彩村落、芦苇荡、湾塘风车、廊桥遗梦、月下秦淮河、荷花淀、希望田野……映入眼帘的一处处人文与自然景观,让人们对这片昔日的盐碱地留恋忘返。
对阜瑞公司来说,今年已经是土地流转的第四年,全部流转土地面积已达到6.8万亩。这么大的规模,如何确保效益?只靠产粮不是长久之计。
为此,青阜农业公社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先后开展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市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土地产出能力大大提高。
“为了推广先进的种管技术,青阜农业公社实施‘沃土工程’,智能配肥面积达到2万亩,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试验田1.25万亩。”农场负责人介绍说。
按照目前硬件投入,青阜农业公社具有可托管服务土地8万亩的能力。公司准备发展观光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综合体。依托2.4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周围10个村庄,布局“一核心、四组团”,打造具有鲜明乡村特色和饱含农耕文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综合体。“一核心”,即高标准建设一处“乡村振兴实践中心”,运用信息化技术,布设农业气象、温湿监控、农药喷洒、浇灌控制、虫情测报等先进设备,建设集实时操控、在线监控、科学分析、大数据统计运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性智慧生态农业指挥控制中心,同时建设“天下粮仓”观光塔、展播大厅、配套实验室、农产品和农机具展示厅,建成以实践应用为主、宣传展示为辅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心”。“四组团”即依托七甲、南五甲、北五甲等6个村庄,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打造“七彩五甲”组团;依托青阜村及其周边十几个湾塘水库,提升水系景观,打造“柳塘青阜”组团;依托3000亩农业科技推广试验区,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分地块实施标准化种植,提升大地景观,打造“希望田野”组团;依托5000亩优质苜蓿种植区和4万亩柽柳林,增设苜蓿观光、浅塘垂钓、草原跑马等文旅项目,打造“北海绿洲”组团。
按照这个思路,公司在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精细耕作,打造新时代农场。入冬以来,他们对沟渠进行规划,有历史价值的,保留完善提升,作为景点;对破碎严重的进行规划设计,体现地域风情和昌北文化。
经过四年的发展,青阜农业公社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精细化的道路,并成立了青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宏丰农机、农丰棉花、久丰机采棉种植、友盛小麦等6家专业合作社,发展“村社共建”村庄15个,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1600多户,整个项目年带动农民节支增收超过3000万元。这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标杆,也是农业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成功典型。
驻足田野的高处,放眼远眺这一片孕育希望的田野,人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开出幸福之花!
新闻推荐
□通讯员白芸报道本报昌邑讯12月12日,随着昌邑市宏大市场惠民服务中心广刘社区服务站正式启用,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牵...
昌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昌邑,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