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昌邑新闻 > 正文

奔波三千里 向乡亲道声“过年好” 昌邑李发宁前往陕西“昌邑村”拜年,已经坚持了15年

来源:潍坊晚报 2018-02-27 10:39   https://www.yybnet.net/

农历正月十五以前,人们都会走亲访友拜年。正月初四,昌邑人李发宁和朋友带上当地特产踏上了前往陕西“昌邑村”的路程,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乡亲们拜年。虽然已经在陕西落户百年,但“昌邑村”的乡亲们依然保留着老家过年的风俗。2月2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过去的15年里,李发宁每年都会去“昌邑村”拜年,与那里的昌邑人一起畅叙乡情。

家乡特产塞满后备箱

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三,昌邑市移民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发宁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远在千里之外的昌邑老乡问他哪天能去。

原来,今年48岁的李发宁每年过年后都会到陕西“昌邑村”拜年,十几年下来,他帮远方的乡亲联系上了昌邑故乡的族人。感觉自己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为了不给“昌邑村”的乡亲们添麻烦,李发宁原本打算今年不去了。

这些年来,李发宁和陕西乡亲们相互拜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心里难以割舍。听到乡亲的思念之情,李发宁当即改了主意。

当天下午,李发宁赶紧准备好昌邑大饽饽、潍坊萝卜和其他土特产,东西塞满了后备箱。19日天还没亮,他和几个朋友便早早驾车出发,去见阔别了一年的乡亲们。

从潍坊到陕西“昌邑村”的路程近3000里,开车需要十几个小时。虽然路途遥远,但是能给乡亲们送去家乡的味道、故土的乡音,李发宁心里感到很踏实。

受到乡亲们热情欢迎

经过一天的奔波,李发宁一行人赶到了陕西省蒲城县的“昌邑村”——崇礼村,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欢迎,这也让他感到温暖和亲切,似乎回到了另一个家。

村里年过九旬的初大娘祖籍是昌邑石埠,听说老家来人了,拄着拐杖走出门,拉着李发宁的手就要回家吃团圆饭。

“2008年中秋节,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子,见到的第一位老乡就是初大娘,大娘跑去路对面自家的果园里摘了一兜子苹果塞到我们车上。2012年春节过来拜年时,大娘迎出二里路,与村民一起扭着秧歌迎接我们进村。”李发宁笑着说,今年初大娘也是让家里人做好菜来招待他,还一起吃了水饺。

李发宁说,老乡们在清末刚迁到蒲城时,因为靠后村李家庄的水井吃水,起村名叫“崇李村”。后来乡亲们靠织布发了家,日子过得红火了,想起自己来自孔孟之乡,更改村名成了“崇礼村”。

带着乡音,挨家挨户去拜年

蒲城“昌邑村”的人思念故乡,对乡音和家乡人充满了期盼。李发宁来到这里之后,每天都要到乡亲们家里拜年。这里的乡亲老家有石埠的、流河的、饮马的……见面后道上一句“过年好”,远在他乡,口音却还是家乡的味道。

在昌邑人聚居的崇礼村、太平村等拜完年后,李发宁又来到阎良区的谭家村,首先去了“推车哥”李宝栋的家里拜年。李宝栋的父亲用清秀的字体在小黑板上写下了欢迎老家人的语句,这让李发宁心里暖暖的。“之前李宝栋推车到昌邑,今年我们来他家拜年。”李发宁说。

随后,李发宁又来到谭家村高铭昱家送上了新春祝福。高铭昱祖籍是昌邑七里兰村,现在是谭家村移民研究专家,2012年时他就翻出他写的《谭家村史》资料给李发宁看。“当时我们给他带来了乾隆杯酒,尽管不是饭点,他还是迫不及待地吩咐老伴炒菜,打开家乡酒与我们共饮。”李发宁说,他们这次又带来了乾隆杯酒,一起畅饮,感受家乡的味道。

时隔百年,昌邑民俗仍保留

这些年里,李发宁走访调查发现,包括蒲城县在内的陕西多个地方,老家是潍坊的有10多万人,其中昌邑的比例较大,有3.5万人左右。他们的先辈多是在100年前迁徙过来的,时过境迁,村里依然保留着昌邑人过年的传统习俗。

“一些在昌邑看不到的习俗,在这里依然保留着,比如初一干什么、吃什么饭,初二去哪家走亲戚,都很明确,也很热闹。”李发宁说,这些习俗的保留体现出了乡亲们对家乡的怀念,始终不忘根。

“昌邑村”过年的风俗习惯已经成了当地的一大风景。每到除夕夜,周围村庄的村民都在等着听“昌邑村”鞭炮齐鸣,甚至周围村子的孩子都嚷着要到“昌邑村”的同学家里去过年,去感受那年味十足的除夕夜习俗。

“昌邑村”上了年纪的老人更喜欢原汁原味的春节,从这些习俗中,他们能找到先辈生活的影子,更能体会到昌邑老家过年的味道。“陕西当地人过年不挂家堂,但是‘昌邑村\’的乡亲们一百多年来坚持守住家乡的年俗文化,家家挂家堂画、摆贡品。”李发宁说,如今,乡亲们都盖起了洋楼和宽敞的宅院,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每当过年,他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老家,老家的风俗,老家的文化。

坚持15年,走遍了“昌邑村”

2004年春节前夕,昌邑当地办了一个“天南地北昌邑人网上大拜年”活动,邀请祖籍昌邑的各地人向昌邑人民拜年。当时,李发宁在网上结识了祖籍昌邑的陕西书法家贾复光。不仅贾复光能说一口地道的昌邑方言,他们村里的人全都说昌邑话,这引起了李发宁的注意。

随着深入调查,一段昌邑人走西口的历史被揭开。从此之后,对民俗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李发宁深入挖掘了这一段百年前的历史故事,并且每年春节前后或重要节日,都要前往位于陕西的“昌邑村”访问老人,研究当地民俗。

经过探访,李发宁发现在陕西蒲城一带,八福村应该是当年昌邑人的第一个落脚点。当时,在八福村他们见到了90多岁的于树墩老人,听说山东老家来人了,老人从炕上坐起来与他们打招呼。“老人想家了,看到老家人,眼睛湿润了。”李发宁说,虽然陕西和昌邑相隔千里,但两地乡亲同宗同源,是无法分开的。

在过去的15年里,李发宁将两地乡亲的距离拉近了,探亲频率增加,文化交流频繁起来,也圆了不少老人的故乡梦。如今,李发宁已返回昌邑,那份浓浓的感情依然萦绕心中,难以割舍。本报记者邓永杰实习生周海涵

新闻推荐

岗位需求量最大的是重工行业 求职者却更青睐“坐办公室”

本报2月6日讯(记者王琳)2月5日,记者从齐鲁人才网获悉,春节过后,山东各大人才招聘市场将会迎来求职跳槽的高峰期。从统计结果看,2017年寿光市以5627元的岗位薪酬位居第一,与2016年相比,增加1133...

昌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昌邑,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浩气留千古2018-02-05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奔波三千里 向乡亲道声“过年好” 昌邑李发宁前往陕西“昌邑村”拜年,已经坚持了15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