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昌乐 > 正文

聚力乡村振兴 带富一方百姓

来源:潍坊日报 2020-07-01 08: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吴晓强

2019年4月17日,潍坊日报社驻昌乐县朱刘街道圈子社区第一书记潘恩帅,来到东圈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驻村以来,潘恩帅深入调研、帮扶,今年联系上级文旅主管部门,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繁荣发展夜间旅游经济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工作方法,培育多元夜间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亮点;在街道的帮助和配合下,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发展夜间经济

乡村大有作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位于朱刘街道东圈村潍昌路南侧的老爷车博物馆周边变得异常热闹,来自城里居民和附近村民卸下白日的疲倦,与这座小村庄一起沉醉在夜色中。小龙虾、烧烤、烤羊排等各色夜宵美食满足着食客的味蕾,舞台上的精彩节目引得观众阵阵掌声,手工艺集市使游客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晚上8点,步入老爷车主题公园,百余盏灯光秀、灯笼长廊,点亮整个公园,点缀着温馨而浪漫的夜景,欢乐的音乐充满律动,微风夹杂着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刚进入园内,便传来优美的歌声,萦绕在耳边,熙熙攘攘的人们分散围坐在方桌前,色泽鲜嫩的烤肉经过炭火的洗礼,香气四溢,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观看精彩节目;饭后再到民俗文化区走一走,感受手工艺术的魅力,娱乐区转一转,感受童年的欢乐……夜幕下整个主题公园有着不属于白日的喧嚣,散发着无限生机与活力。

“作为全县首家启动夜间旅游经济发展的景点,老爷车主题公园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繁荣发展夜经济的重要推手,力争把夜间旅游经济打造成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为吸引更多商家来经营,景点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场地和供电设备。”潍坊世代古典汽车博物馆董事长张永龙向记者介绍道。

老爷车主题公园作为昌乐县首家启动夜间经济发展建设项目的景点,潍坊日报社驻昌乐县朱刘街道圈子社区第一书记潘恩帅积极联系上级主管部门,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繁荣发展夜间旅游经济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工作方法,培育多元夜间文化旅游产品,把夜间旅游经济打造成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同时,与张永龙积极运作,力争把县里免费公交车直通老爷车主题公园的路线争取下来。景区进一步扩大建设,新增诸多利民惠民设施,新建大型购物超市,网红桥、烧烤一条街、土炉烤鸡、烤鸭、烤羊排、老爷车酒店、老爷车博物馆以及汉代石刻博物馆、桂林苑、峨山拓展训练基地和儿童游乐园、灯光秀等一系列文旅项目以丰富人们的夜间生活,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朱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立军告诉记者,发展夜经济,加码夜消费,街道正在谱写民生新“夜曲”,让“夜经济”多点开花,激发城市新活力,使城市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业火起来,经济旺起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街道将以更有创意的布局和谋划,深度挖掘辖区夜间经济资源,突出街道文化特色,提高配套管理水平,创新丰富多元的夜间经济业态,激发街道经济增长潜力,进而推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群众的多元消费需求。

乡村振兴渐起色

村民幸福映脸上

潘恩帅告诉记者,东圈村地处首阳山北麓,溎河穿流而过,村居山峦起伏,风景秀丽。明代初期张氏先祖迁居于此,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驻村之初,东圈村里的几条道路路况较差,下雨天车辆无法进入,村民行走困难。我和党员及村民代表召开会议,想办法筹集了50万元资金,对三条道路进行了硬化,并通过潍坊日报社联系了市政公司,完成了“户户通”工程和旱厕改造工程,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该村立足资源禀赋、生态优势和文化底蕴,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全面打造峨山风景区,景区整合淄川王汉墓、世代古典老爷车博物馆、桂河公园、桂花苑、汉画像石博物馆五大景点,将汉墓车马文化、古典老爷车文化充分结合推介。其中,老爷车博物馆已投入资金2.4亿元,收集国内外老爷车400多辆,集中展示国内外百年汽车历史文化,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收藏车辆最多的汽车博物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对村内桂河公园进一步改造提升、高标准打造,现已形成一园八景“湖光碧水、百亩荷塘、河堤垂柳、古槐栈道、石阶水榭、览翠亭台、休憩雅园、民俗展馆”的精致游园。实现与全县首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的有效衔接,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到水,传承文脉风骨,厚植文化底蕴的市县郊野公园,成为山水田园观光、休闲娱乐游憩、历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主城近郊旅游目的地。

此外,为提升村民生活居住环境,东圈村相继建成休闲广场、乡村文化舞台、健身休闲区等基础配套,村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道路两侧进行高标准的绿化和美化,栽植各类绿化苗木8000余株,安装路灯60余盏。村内配备保洁人员3名,做到每天清扫清运,形成长效化的环卫保洁机制。村内桂河公园拾级而上,游廊水榭,庭院台阁、绿树掩映、水流潺潺,每当夜晚公园水体景观准时亮起,为村内和周边群众游览、休闲、娱乐提供一处精致的亲水公园。

这个村为打造文明乡风,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移风易俗。重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将红白理事会成员、流程、要求等全部上墙公示,村内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定期选举好婆婆、好儿媳等模范典型,并通过“四德榜”等予以宣传引导。同时,编写了乡风文明“三字经”、喜事新办“六严禁六反对”、丧事简办要求“八建设八提倡”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传内容。村内墙壁上,随处可见绘制的弘扬传统美德的宣传画,新建一处民俗文化馆,通过收集整理老物件,保存群众共同的乡村记忆,借助展馆实现“存史、资政、育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凝聚起民心,构筑起乡魂。

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示范模板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按照“五个振兴”要求,东圈村做到“塑形”和“铸魂”并举,加快实现美丽乡村的内外兼修,让村庄发展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关于下步打算,潘恩帅告诉记者,该村将围绕产业提档、环境提标、文化提振、收入提升、民生提质五个方面全面发力、综合提升。结合首阳山城市公园打造,依托峨山风景区当前整合的优势景点和村内现有的优势条件,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通过发展文化旅游第三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模板和典型亮点。

对桂河公园景点进一步打造,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将现有荷塘面积进一步扩大,由现有百亩荷塘扩展到千亩荷塘。对河道周边全面升级,栽植大片垂柳,以及对周边道路进一步硬化绿化。把村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村内规划设计停车场及娱乐休闲区等,对村内主要街道硬化绿化提升,村内小巷恢复旧时韵味,铺设青石板或青砖,对村内建设统一粉刷,绘制墙体彩绘和宣传画等。村内计划新建旅游店面和沿街商铺,提升服务业水平,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对村庄内其他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地上电力线路等全部改为地下铺设,新铺设雨污管网管道,对村级活动中心、卫生室、文化广场进行改造提升,筹划搬迁新建一处集贸市场,同时对村庄内增加垃圾收集点及公厕改造等。

新闻推荐

露天无证小作坊藏身省道旁 当地环评部门将整顿

本报6月14日讯(记者赵磊王琳)近日,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壹粉爆料,在昌乐县乔官镇223省道旁边,有一些无证件无手续的...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聚力乡村振兴 带富一方百姓)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