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希丽
通讯员马晓堃刘容恺
今年以来,昌乐经济开发区按照昌乐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乡村振兴主线,擎住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自来水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的“牛鼻子”,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推进,实现美丽宜居乡村在点上结果,在面上开花,为全力建设“开放、创新、高效、前沿”的新兴经济聚集区、高效发展引领区和城市发展标杆区汇聚磅礴伟力。
聚力人居环境整治
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小厕所呈现大民生。“以前夏天在外面凉快,臭味大,很难闻。现在好了,以后出门也闻不到味了!”西徐村60岁的村民张桂德告诉记者,“旱厕改造是政府给我们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办到我们老百姓的心坎里去了。”原来张桂德家里用的是旱厕,今年开发区出钱给改造厕所,换成冲水式的,用起来既卫生又环保,生活品质上让村民上了一层楼。
务实担当狠抓落实。昌乐经济开发区多次召开街道、社区、村三级会议、施工单位及监理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提前组织施工队伍进行了施工,涉及社区、村的“一把手”全程盯靠在施工一线,区(街)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分管领导定期调度,实行一天一上报推进制度,通过压力传导,责任到人。截至目前,该区的东徐、西徐、龙角、后石埠4个村、662户已全部完成。
统筹发展一盘棋。该区结合区(街)大部分位于城区的实际情况,高标准制定工程规划,将农村旱厕改造的管网全部接入城区污水管网,由市政部门统一管理和维护。这样解决了村民害怕管网堵塞而不敢用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农民群众愿用、乐用、好用。这也是该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鲜明注脚。
内外兼修,建好管网的“里子”,也要兼顾村庄的“面子”。该区开展“村庄整洁攻坚,共建美好家园”行动,集中清理全部37个自然村内“三大堆”、农业废弃物(秸蔓)、小广告等,共清除60000余立方垃圾,清理闲散院落320多处,拆除私搭乱建380多处,实现了垃圾桶定点摆放,群众环境意识显著增强,激发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干净整洁村容村貌,一项项举措,描绘了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聚力农村自来水改造
提升村民饮水品质
一直以来,由于学府社区前北郝村自来水主管道年久失修,漏水严重。为减少水资源浪费,由村委统一规定放水时间,每隔两三天才放一次水,期间,每户村民都要把水储存在水缸里,直到下一次放水为止,这样饮水既不方便,水质也得不到保障。
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完善农村饮水设施,今年,昌乐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总投资约153万元的农村自来水改造提升工程。该工程涉及7个村、1446户,目前改造已全部完成。其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低保户全部免费安装到位,真正让群众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改造后,我们饮水更方便,更安全了。”说起自来水改造工程带来的变化,68岁的村民刘和丰连连称赞。据悉,此后农村自来水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和维护。这也是昌乐经济开发区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探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路子的一大创新举措。
聚力农村道路建设
助力发展进入“快车道”
道路通行顺畅与否,道路质量如何,都牵动着民心。昌乐经济开发区突出做好道路硬化工作,将农村道路建设改造摆到重要位置。硬化的是道路,通达的是民心,彰显的是农村发展的脉动。
当下,昌乐经济开发区正突出紧抓东徐、八里庄等14个村、8.1公里的“自然村通达”农村道路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清障准备工作,确保年内完成,完成后将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福文通讯员沈靖翔丁玲一天两夜完成88户征迁群众协议签订,三天完成140亩土地拆迁清场,从...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