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磊正在给一幅古旧字画揭裱。不少人喜爱收藏书画,时常遇到古旧书画的揭裱问题。揭裱指的是已经装裱过的字画因年代久远,需要重新装裱的工序,即把画芯由旧裱上揭下来,然后重新装裱。在青岛,季建磊从十余年前开始接触揭裱,他最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桌案前像“绣花”一样,重新赋予字画以“新生”。
<<<
修画用上绣花功
>>>
日前半岛记者来到季建磊位于昌乐路青岛文化市场的工作室,正碰上他在处理一幅书法作品。
只见他将这幅字反过来铺在平整干净的桌案上,先用喷壶仔仔细细喷上水,让整幅字都湿透,再盖上两条浸湿又拧去水分的毛巾。过了一会儿,季建磊经过一番查看后,开始下一步动作:先将最上面一层宣纸揭开。他说,这层纸名叫“覆背纸”,并不直接与画作粘连,所以揭开比较容易。不过,整幅字画毕竟是一个整体,季建磊揭去覆背纸的过程还是小心翼翼。
去掉了覆背纸,季建磊开始揭开画作即画芯上的另一层纸,这层纸叫“命纸”。
“命纸”指的是书画装裱后紧贴画芯的一层纸,因为其对保护书画有密切关系,犹如书画的性命一样重要,因而称为“命纸”。书画年代久远需要重新装裱时,除非已经破损过度,一般尽可能要求保存命纸,以免画面损伤,现在也叫“画芯托纸”。
揭开命纸的动作需要十分轻柔,季建磊壮壮的个头,伏在桌案前,伸出张开的手,用手指轻轻揉捻。季建磊说,这时候要感受手指的力道,一点点搓出命纸的纤维,然后慢慢将整张命纸揭开。
季建磊的模样就像是在“绣花”,极尽细致。好一阵工夫去掉了命纸,他又取来一张宣纸和柔软的毛刷,蘸水将宣纸刷到了画芯上。宣纸比画芯大一圈,季建磊将这一圈大出画芯的宣纸上涂抹上糨糊;随后用光滑的棍子挑起画芯,来到贴着报纸的墙边,从上往下,将画贴到了墙上。
这幅画将在墙上贴足一周时间,完全阴干后,季建磊再取下重新装裱。
揭裱的这个过程看上去不轻松,季建磊却乐在其中,为了不被打扰、有一个平稳的心态,他一般选择在晚上为古旧字画揭裱:先泡上一壶茶,关上工作室的门,再展开细致的水磨功夫。“揭裱的过程不容易,如果心态不够平静,就干不好。”他说道。
>>>
<<<
揭裱处处皆学问
最初接触字画揭裱,季建磊说,是在2004年,当时他才20岁。他从老家临沂赶到青岛,拜师岛城著名揭裱名家李道光,学习字画揭裱。开始时跟着老师一天练习五六个小时,结束了工作回到家,还要自己再练上几个小时。
他说,揭裱初次接触觉得简单,但越深入越觉得难。拿到一幅画,无论是揭裱还是初次装裱,都要先查看画作的纸张、用墨情况。有的纸张质量差,有的用墨质量差,也有不少名家作品,所用的纸张和墨水质量都很差。
“一幅作品的状况,受到书画家当时境遇的影响,有时受限于时代、个人条件,就会使用比较差的材料创作出高超的作品。”季建磊说,遇到用墨的质量较差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上锅蒸”,将画作密封起来放进锅里,烧开锅后小火蒸10分钟,这是一种固色的方法。
揭裱处处皆学问。宣纸是中国书画最常使用的材料,质地纤薄,容易破损。为了便于保护与收藏,书画芯背面通常会用糨糊托裱麻纸布帛等材料。经过长时间磨损后,如果要恢复古书画原貌,需重新装裱和修复。整个修裱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揭展”技术。传统工艺中,揭展画芯需要装裱师傅具有丰富的经验、精到的手法和极大的耐心。
季建磊学习的正式传统工艺:揭前在画芯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覆盖一张新纸;因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在揭画芯之前,要附加垫纸;揭画芯上的旧纸,一般应根据字画的薄厚、残状、颜色以及质地制定揭旧方案。
揭旧后有可能要托补、全色,也都极难。古旧字画有的破、残、缺,有的污脏,仅去污就很有讲究。季建磊说,画芯因为烟熏尘染,变黄变黑,若是画面颜色稳固,可以将画芯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能够清洁;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者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芯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
已揭好的画芯若有残缺,可用手将画芯残处边际揉出薄口,选好补纸,端正纹理补上,并在补口边际搓出薄边,使接缝处厚度适宜。补缀残缺的绢本字画,一种方法是揭毕待干,用刀将残处刮成薄口,上糊补绢,浆口干后再修刮补绢边际,使补口相合。全色是指用笔墨把古画上残缺之处补好。画芯有缺笔的,补全时,需先审视画芯气韵及用笔特点,然后轻勾轮廓,调兑颜色,进而全之,力求使补全的一笔一点、一墨一皴均与原画浑然一体。
画芯修整后,根据字画的幅度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
破而后立匠人精神
清代书画鉴赏名家陆时化在其所著《书画说钤》一书中指出:“书画不遇名手装裱,虽破烂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这说的是装裱技艺的重要性。
时代变迁,揭裱手艺面临冲击。季建磊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机械用于书画装裱,使得古法渐趋式微。但传统古法有其独到之处。前几年,有人拿来一幅民国时期的山水画,因保存不善,虫蛀、发霉。“我看到后很头疼,揭裱修复要花费很长时间。”季建磊说,对方称画作是家中老人留下的,很喜欢,但没能保存好。
季建磊接下了这个活儿,他连续用了3个晚上,每天晚上花费5个多小时,才将这幅三平方尺大小的画作揭裱。主人拿到画作后非常感激。成功将一幅状况极差的画作“挽救”,季建磊内心也很高兴。
“揭裱一幅作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去做。”季建磊说,他觉得传统古法中蕴含着很多韵味,值得细细研究、品味;成功揭裱一幅字画,乐趣无穷。
数年前,一同行拿一幅“烤糊”画作求助,原来画作在锅中蒸时超了时间,锅中水烧干,画作几乎着火。季建磊思索一番,找来超细喷嘴的喷壶,一点点喷雾将画作浸湿;使用柔软的羊毛笔将画作抚平、固定,成功装裱。画作主人拿到变得古色古香的字画非常高兴。
季建磊觉得,这是对于书画作品的“抢救”,传统技艺完全可以做到。在他看来,将揭裱以匠人心态对待,那就将获得匠人的乐趣;若将揭裱付诸机械,那乐趣恐怕大打折扣。
新闻推荐
昌乐推进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加快5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把基础设施建成“百年工程”
□本报记者都镇强本报通讯员于洪波张磊孙欢欢灾后重建以来,昌乐...
昌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