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薛静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怎么让产业强起来,村子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怎么才能提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实现新发展?
一个个不眠之夜,一张张不屈面孔,无数党员干部站了出来,用实际行动挺起了潍坊脊梁,也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韧且强大的精神堤防,更为乡村振兴汇聚了磅礴的力量!
“有他们在,我们就吃了定心丸”
距离那场洪灾已经过去三个月,许多村子重归祥和宁静。
灾难面前没有退路,这是无数第一线党员干部给自己下的“死命令”。灾后重建,广大党员干部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既是带头人,也是“定盘星”。
8月20日,昌乐县鄌郚镇党委书记郭雪梅组织召开了全镇“爱心救助共同家园”动员会议,带领全镇党员干部不等不靠、全面迅速投入到了灾后重建工作中。为全面掌握险情、灾情,为重建工作提供详尽一手资料,每天从早到晚,她都奔走在各个抢险救灾点上,遇到车辆无法通行的村,经常是一脚泥、一脚水艰难跋涉。
几十天内,郭雪梅24小时连轴转,白天救灾工作结束了,晚上继续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救灾问题,研究商议下一步工作,将人员力量及时投入到灾情最急需的地方。
在她的调度指挥和带动下,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紧密团结,不辞辛劳连续奋战,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灾后重建工作也迅速走上了正轨。
洪水冲毁了房屋,但是冲不垮重建的坚定信心。
每当遇到困难,青州市庙子镇东张村党支部书记崔文礼都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东张村的骄傲——东张渡槽。300多米的渡槽凌空飞架在两山之间,三十多年前,党员群众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自制吊装设备,人工推动绞盘,把三块60多吨重的水泥梁吊装到50米的高空合龙。“艰苦奋斗在我们村是传统,传承了这么多年,现在也不能丢!”在崔文礼的号召下,洪水刚过,全村党员群众就立即行动起来,抢修道路,清理河道,恢复供电、供水。
再次回想起抢险救灾的这段日子,崔文礼感慨良多:“这次洪灾,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但我们收获的更多,洪水让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在了一起,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灾救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把东张村建设得比以前更好。”
同样的场景也在许多村庄上演。“有他们在,我们就吃了定心丸。”受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感召,群众也纷纷行动起来,紧密地团结在党员干部周围,洪灾当晚相互扶持转移,帮助营救被困人员。洪灾之后不等不靠,主动参与修路修桥不计报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我们村的这些老少爷们太好了!说出义务工修路,能来的都来了,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在外打工回来的年轻人,没人喊苦喊累,都是主动找活干。”临朐县五井镇石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家想起抢修道路那一幕,依然忍不住热泪盈眶。
“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
灾后重建是一场遵循客观规律的灾区发展再建,是一场整体跨越提升的灾区机能再造,是一场复杂全面系统的灾区事业再兴,更是一场提振信心力量的灾区人心再聚。
三个多月内,无数党员干部将抗灾救灾中凝聚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斗志,奋力开创灾后重建和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新局面。在他们的努力下,灾区跨越提升工作顺利推进,山绿、村美、产兴、人和的绚丽画卷再度展开。
洪灾发生前,寿光市上口镇广陵一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刚开始动工,街巷路面硬化、排水沟疏通等工程正在实施。受暴雨影响,村里的蔬菜大棚出现不同程度坍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陷入停顿。村党支部书记董文杰和村“两委”成员迅速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为大棚排水、清淤,之后,又安排党员包靠受灾户,做好村民思想引导工作,协调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事宜。
“天灾压不垮咱,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重建家园!”这是董文杰最常说的话。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他多方协调,组织大棚种植户外出学习考察,又联系了农业银行等部门为大棚受灾户进行惠农低息、贴息贷款,帮助解决重建资金的问题。同时,在征求村民意见后,村委流转村东250亩土地,用以建设高标准智能化大棚园区,把灾后重建与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着力打造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蔬菜生产,以现代化农业发展,推动村民重新走上致富道路。
安丘市郚山镇南逯村,机器轰鸣,村内一派忙碌景象,党支部书记于志良不等不靠,倡议在全村开展了“邻里帮邻里、党员帮群众、集体帮个人”互帮自救活动,动员村“两委”干部、党员全员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并划分15个自救工作小组,以党员为组长,由自救小组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门认领包靠,形成了“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灾后自救重建局面。
为彻底根除水患威胁,在经过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南逯村300余户的整村搬迁工作被提上了日程。“一定让群众打消顾虑,住上满意的楼房。”为此,于志良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大会,积极参与到搬迁方案论证制定全过程。同时,与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入户摸底、宣传政策、解答疑惑、调解纠纷,终于使搬迁工作从起初群众的“不理解”转变为最后的“全力支持”。国庆节假期后,两天时间内完成全村300余户群众的协议签订、房屋拆除工作。目前,拆迁已近尾声,各项建设工作快速推进,预计明年中秋节之前,村民就能搬进新家。
青州市王坟镇王坟村整村迁建村庄规划方案和建筑方案已经确定,村内正在紧张地进行拆迁工作。党支部书记侯安胜全天靠在现场,随时准备协调各种问题。“拆迁差不多要结束了,马上就准备开工建设新房,明年十月之前就搬新家。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我们有信心做好。到时候,你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王坟村,一个先进的示范村!”侯安胜说。
“别看年纪轻轻,
把事都做到我们心窝里去了”
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池子村有个宝贵的传统:村里遇到困难问题,老党员、老干部就主动坐到一起,召开“圆桌会议”拿主意。不推诿、不退缩,“圆桌会议”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为更多新党员、新干部树起了标杆,村里有事,大家都全力往上冲。
面对洪灾,许多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激发了年轻党员干部的干劲,鼓舞了他们的士气,激励着他们快速成长,不断成为群众可依靠可信赖的栋梁。
鄌郚镇包庄社区位于汶河大堤一段,暴雨来袭,形势一度危急。社区主任高清是一位“90”后,他上了大堤,巡察大堤薄弱点,和守堤人员一起装填沙袋,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台风登陆后,他坚守一线,协调机械、装填沙袋、筑坝固堤,整整一夜都没有合眼。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堤得以保全。之后几天,他为灾后自救工作奔波,连续几天高强度工作,他发起了高烧。可打了一天的点滴,高烧稍微退下去,高清就马不停蹄地赶往邢家村。由于村里地势较为低洼,一些地块出现积水,高清帮忙联系挖掘机挖沟排水。一直到下午一点,排水问题才顺利解决。回到社区,他简单吃了口饭,又把几个受灾村的村干部和社区干部召集在一起,商量下一步工作。“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可说的。”面对上级、同事、群众的赞誉,高清只是轻轻摇头,转身又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高清不是一个特例。在抗灾救灾的前线,像他一样的年轻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临危不惧、沉着应对,转移群众、防汛抢险,冲在前干在前,融洽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干事创业的责任心。“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的年轻党员干部,我们才有信心和力量全力应对这场自然灾害。”鄌郚镇党委书记郭雪梅感慨地说。
“我们这个驻村第一书记,别看年纪轻轻,把事都做到我们心窝里去了。”说起驻村第一书记张智涵,寿光市上口镇广陵一村的村民都翘起大拇指。张智涵是个“85”后,驻村至今不到一年时间,平日工作勤勤恳恳,洪灾来临之际,他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协助村党委转移安置受灾群众,遇到不愿离开的村民,张智涵苦口相劝,村民不走,他就不走。最终说动了村民,顺利转移。洪水退去后,由于井水倒灌无法饮用,线路也出现问题,村民饮水吃饭成了难题。张智涵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社会爱心团体发出求助信息,帮助村民顺利渡过难关。在重建大棚的过程中,张智涵还邀请寿光市农业专家到村里,指导村民生产自救,讲解大棚种植技术,尽快帮助村民恢复生产。
洪水是一次大考,考验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考验了一线党员干部们的执行力、行动力。一个个坚固的战斗堡垒,一面面鲜亮的党员旗帜,于砖石瓦砾之间,汇聚成磅礴的力量。而这,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新闻推荐
为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健康惠民政策,11月20日,由淄博市第一医院、博山区医院、博山区妇幼保健院、博山区中医院...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