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付生
通讯员于洪波张磊丛清洁
“农,天下之大业也。”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立足新起点,践行新理念,推动新发展,昌乐县全面推进“三农”工作,迈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新阶段。特别是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他们围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一宏伟蓝图,瞄准“重塑工农城乡关系,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这一长远目标,突出改革统领、目标牵引、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进各类人才、工商资本和公共资源“三下乡”,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人才下乡,为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
实施乡村振兴,根本靠人才。这不仅需要“局中人”动脑筋、使大力,还需要“局外人”善谋划、出奇策。昌乐重点在产业人才、科技人才、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等方面下大功夫、做好文章,通过设立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聘请高端人才挂职副镇长等模式,用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浇灌出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大树。
4月16日一大早,红河镇埠南头村村民王田芝来到自家大棚里忙活起来。与普通大棚不同,王田芝种植的韭菜利用无土裁培技术。经过职业农民培训的王田芝告诉记者:“无土栽培的好处可多了,由于不受土壤与水体的污染,大幅度减少了根线虫、细菌等对作物的危害,而且解决了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市场价格是7元左右一斤,我家的韭菜30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
无土栽培可是新技术,一个普通的农民缘何会精通?“我们有博士指导。”王田芝一句话道出了原因。王田芝所说的博士,是昌乐县在红河镇争取到的潍坊市农科院设立的镇级博士工作站,请来6名农科专家常年驻守,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品种引进种植、新产品品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在群众家门口办起“农业大学”,并指导建成宅科现代蔬菜和大湖田果树两个孵化基地。
这一模式,既招来了人才,带来了新技术、新品种,还引来了项目和资金,有力地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现在,博士工作站已建立大姜、大樱桃2个标准化种植体系,牵头成立了大姜研究所、大樱桃研究所2处专业果蔬研究所,推广应用超声波种子处理、蘑菇菌基质栽培等农业新技术7项,引进培育“钻石之光”大樱桃、“戴安娜”西红柿等农业新品种23个。
该县还成立“山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组成12人的专家团队,开展西瓜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工作,向农业部申请新品种登记24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13个,其中,西瓜新品种“众天5318”取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
昌乐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人才下乡,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确保既“引得来”,又“留得下”。
打好“乡情牌”。在首届潍坊发展大会昌乐籍在外知名人士恳谈会上,他们对在外的昌乐籍嘉宾做好对接、主动推介,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他们回家创业,支持家乡发展。同时,以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为契机,加快“一中心三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着力培育职业农民队伍,利用好县职业农民讲习所和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千人培育计划,年内培训1万人次以上;并做好昌乐县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等农业创新创业平台的完善提升,面向镇(街、区)打造一批孵化基地、创业平台,引导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到农村创新创业。
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明星如“水暖专家”王晓丽、“果语西甜专业户”吴光升、“新壤”王立刚等等涌现出来,成为推动昌乐农业和农村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目前,该县已有2000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600多家。
工商资本下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金的注入、资源的投入。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让工商资本扎根土地、服务“三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之举。今天,加快乡村振兴,工商资本反哺农业不可或缺,以其自身拥有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在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发挥示范作用,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加速脱贫致富步伐,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新动能。
晨曦微露,红河镇城市园丁园艺综合体项目现场已是机声隆隆,10多台挖掘机开始挖树坑作业,52岁的田恒录是当地村民,被项目方招工负责栽植树苗。他告诉记者:“一天工资90元,离家也近。这片地是丘陵地,原来就是种玉米、小麦,一亩地一年纯收入600元左右。现在,不算土地流转费,仅半年的工资就比种地收入高。”
城市园丁园艺综合体项目建有植物园式园林、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智慧农业等功能区。一期去年8月动工建设,计划投资2亿元,流转土地2000余亩,已经种植十万株树苗。据山东天序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建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山东最大的苗木培育基地,还将建设国家级育种基地与基因库,可解决当地1500余人的就业问题,并辐射带动韩家集子、林泉等周围10个村发展休闲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年可为群众增收1000余万元。
土地产出实现高效益,农业农村再也不是过去旧光景了。在昌乐,不乏这样的例子,像营丘镇滴禾绿田大樱桃种植园、鄌郚镇伟圣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等。
从红河镇向北,记者来到营丘镇,走进滴禾绿田大樱桃种植园项目,只见第一批钢结构大棚已基本建成,里面种满了新移植来的樱桃树,片片绿叶充满生机。
这个项目由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投资1亿元、流转土地2000亩建设一个集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储运、餐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高规格“新六产”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大樱桃种植园是其中的一个板块。“一期投资5000万元,流转土地1000亩,主要建设大棚樱桃种植区、休闲采摘区和农事体验区。”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清太介绍说。
种植园位于白浪河南岸一公里,原是一片广袤的传统农业种植区,南北走向岭地居多。“种惯了玉米和小麦的土地,还能长啥?”63岁的寺后村民王思祥告诉记者,祖祖辈辈在这里种这些作物,也没见有大富贵的,种地早就没了劲头。
从实际发展来看,受资源禀赋的约束,眼前这个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人力资本相对不足的地方,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靠继续发展拱棚和传统农业显然不现实,打造特色,实现跨越式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是必然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商资本的到来,让营丘镇抓住了机会,他们与盛泰药业积极对接,为企业和村民搭建合作平台,在那块沉寂多年的土地上,有了第一个现代高效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
让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点石成金的作用。昌乐搭建政企合作平台,以政府为中介促进企业与社区、农户对接;或由政府协助建立企民合作平台、社区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社区、农户沟通交流。通过深化沟通找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汇合点,让农户更多地从工商资本下乡中受益。同时,突出优化环境,通过完善产权交易、抵押融资等办法,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
由于农业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需要企业耐得住寂寞,才能不忘初心。要让农业企业和涉农资金真正服务于农,如何选择下乡的工商资本力量,“防火墙”至关重要。
让工商资本安农富农,昌乐加快建立更加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探索推行土地流转保证金等有效做法,设置必要的“防火墙”,让资本用到该用的地方,防止跑马圈地和农地非农化,防止侵害农村集体产权、侵犯农民利益。
公共资源下乡,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现阶段,城乡差距的直观体现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核心是公共资源配置不平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推动各类人才、工商资本下乡的同时,加快推动公共资源下乡,解决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水、电、路、网等涉及民生类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近日,在红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平原村村民孙丽艳来给母亲办理大病临时救助事宜,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她很快就完成了申请表的填写和材料递交。“之前听说要在社区、镇上来回跑好几次,没想到现在一个窗口十分钟就办完了。”孙丽艳高兴地说。作为红河镇重点打造的一处综合性服务平台,便民服务中心集民生服务、审批服务、文化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所有窗口都安装了政府服务网络和审批平台软件,为居民提供全科服务。
推进公共资源下乡,昌乐把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已在9个镇(街、区)设立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同时,强化农村社区在服务下乡中的节点和平台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供给,引导电商、金融、物流等市场化服务下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强,重点抓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全面推进“七改”工程,逐村逐项排查水、电、路、房、厕等问题,区分不同类型的村庄,逐一制定改造提升方案,切实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改变的远不止这些。用“真金白银”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居住和社会保障水平,该县加快21所农村中小学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支持合作办医,共建养老和残疾人托养机构。突出“四好”农村路建设,今年对徐贾路、安沙路、青柘路等县道以及乡道、村道进行改造提升,争创省级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乡村振兴,须坚持绿色发展。昌乐重点开展治水、植绿、净土工作。抓好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河畅、水清、岸绿”专项行动,抓好农村河道、坑塘处理。红河湿地生态修复和丹河、桂河水质提升综合治理工程,高崖水库水源地环境综合提升、白浪河源头综合治理工程等等,正在有序推进。
开展“绿满昌乐”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荒山、水系、镇村、路网等绿化,加快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推动全域护林增绿,力争新造林1万亩以上。
实施净土、洁田行动,推广土壤改良、绿色防控等技术,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新增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1万亩。
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阳光纸业开展小麦秸秆回收利用,加快北京三益新能源公司瓜菜秸秆废弃物和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公司玉米秸杆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用,解决循环发展的难题。
“三农”是乡愁所在、儿时记忆、终生情结,推动“三下乡”,加快乡村振兴,昌乐积极探索实践,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探索一条效益好、可持续、能推广的发展路径,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新闻推荐
□记者刘磊通讯员邢玮孙正中报道本报淄博讯自开展迎接国家级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以来,博山开发区白塔镇将违建治理工作作为迎接卫生城复审和国家级卫生镇建设的重要抓手,用“三...
昌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