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付生
通讯员朱士强王建芝
何开斌,昌乐县红河镇中心小学英语教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从教过程中,勤于钻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业务精湛,用坚定的信念和默默的行动编写了一个普通英语教师的教学梦,谱写了一曲曲爱的教育故事。
怀揣梦想,扎根家乡心意坚。何开斌是一名省级优秀毕业生,英语专业八级,毕业那年揣着心中多年的教书梦,以优异成绩考入昌乐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行列。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毅然放弃条件较好的工作岗位,选择了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勤奋学习,孜孜不倦潜教研。工作后由学生一下子转变为老师,何开斌有很大的不适应,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何开斌心里清楚,今后的教学路上将会面临很多的挑战。想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于是何开斌工作中不断学习,紧跟新课改步伐,以课题为依托,以新课标为导向,积极出课、听评课,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次次的努力使何开斌迅速蜕变成为一名年轻的英语骨干教师,先后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市最美乡村青年教师,多次获教学技能一等奖、优质课一等奖,并多次承担县教研会公开课。她的努力让她在教育的沃土上快速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严于律己,责任中把爱奉献。由于要处理学校的一些工作,何开斌看起来比其他老师要忙碌得多。可不管多忙,她总会抽出时间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多方搜集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业余辅导,何开斌一直以这种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开斌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绩:她的班级年终测评总成绩均为A,改变了农村学校英语成绩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校领导和县教研员的好评。
无时无刻不为学生着想,情系学生,这是她的真实写照。何开斌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乡村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1日讯(记者段婷婷)记者11日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提醒纠正...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