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荣
在位于奎文区梨园街道的庄家村,有一座白墙黑瓦的古朴房舍尤为引人注目,“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花岗岩碑刻在大门旁边,这里是庄龙甲故居。
一进院子,庄龙甲烈士的塑像便映入眼帘。当年,庄龙甲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父老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怀揣着共产主义信仰聚集在这里。就是在这个土屋里,潍县县委、骨干分子召开一次次会议,拟定形成一份份决议,革命的火种由这里撒向潍坊大地……
一
庄龙甲,字鳞森,1903年生于潍县庄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正是这个普通的农家男孩,后来成了全村、全县的革命领袖,成了中共山东省第一个县委书记。
少年时期的庄龙甲不仅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更是一个善于思考、不受礼教束缚、敢于跟旧势力作斗争的小勇士。他初小毕业那年,曾因组织同学们反对私塾先生体罚学生,被一些不理解的人指为“思想异端”。他上高小时,酷爱读史书,喜欢与同学们谈古论今,并常常对历史书上的内容提出异议,抒发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当时黑暗社会中弱肉强食、贫富不均的现象,庄龙甲更是愤愤不平,并开始深入思考这些社会问题。
1921年,庄龙甲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时的省立一师,是全省爱国学生运动和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的中心。在这里,庄龙甲结识了山东最早的共产党人王尽美、邓恩铭,并在他们的启迪下,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参加各种研究、宣传革命的组织,逐渐懂得了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1923年夏,经王尽美介绍,庄龙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结识王尽美、邓恩铭可以说是庄龙甲人生道路的转折点,自此开始了他短暂而又辉煌的革命生涯。庄龙甲加入共产党后一边学习,一边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党的活动,显示了他的组织宣传能力,很快成为山东党组织的活动骨干,积极协助王尽美做了大量工作,被同志们誉为“王尽美同志的左右手”。
二
1925年,庄龙甲根据党的指示,以国民党省部特派员的身份回到家乡,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开辟党的工作。
潍县位于胶济铁路的中段,西接济南,东连青岛,范围包括现在的潍城区、奎文区、寒亭区、坊子区、高新区、滨海区等,以县城和铁路为界分为潍南和潍北两大区域,做好这里的工作,势必对全省有很大影响。
庄龙甲深知,要在家乡开辟党的工作,必须得先团结一批可靠的同志,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是年2月,在庄龙甲家中秘密成立了潍县第一个党支部,庄龙甲任支部书记,直属山东地执委领导。这个支部肩负着开辟全县党的工作的重任,自此潍县有了党的组织。
潍县支部成立以后,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在学校,庄龙甲以毓华小学代课老师的身份,和同志们一起在校内进行宣传活动,成立了团支部,组织了“马列主义读书会”。
在农村,为了把农民组织起来,潍县支部派田化宽、田欣农在南屯建立了农民协会,这是潍坊地区乃至全省建立最早的农民协会,对全省的农民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一个个农民协会的成立,为了启发群众,庄龙甲甚至自编歌谣,教农民们传唱。其中有一首这样唱道:“一滴血,一滴汗,收了麦子不见面,粜出银元送给张督办。要过好日子,就得组织起来跟他干!”
在厂矿,庄龙甲等人深入到工人中间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的积极分子,建立了坊子铁路党支部,将坊子站变为我党来往于济南至青岛之间的秘密交通站。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1926年春,全县发展党员120名、团员200多名。在此基础上,根据省执委指示筹备组建中共潍县地执委。1926年6月,中共潍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茂子庄村王全斌家的场园屋里召开,正式建立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庄龙甲任书记。中共潍县地执委后于1927年改称潍县县委。
潍县党组织的建立,是潍县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给灾难深重的潍县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三
1928年1月,在潍南庄家村庄龙甲家中,建立了由王永庆、王兆恭、成希荣等人组成的特工组。特工组建立后积极开展筹枪活动,扩大武装组织。到1928年春,潍县党组织已掌握长短枪40余支,县委决定将特工组扩大为赤卫队。在县委的领导下,潍县赤卫队积极发动组织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抢粮、“吃坡”等革命活动,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扩大了我党的影响。
潍县赤卫队的建立,为潍县武装斗争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是潍坊地区最早建立的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他们组织发动的大柳树村抗税斗争曾轰动一时。
大柳树村位于昌乐、安丘、潍县交界处,在这里收税的税役一贯欺行霸市,压榨百姓。每逢集日,群众赶会,他们都设卡收税,群众对他们早已恨之入骨。4月20日这天正值大柳树村赶山会的日子,望留税局的5名税役像往常一样来到集上设点收税。庄龙甲、王全斌等组织西南片各村的党团员和部分群众积极分子,一大清早就分头到达大柳树村指定地点,混在赶山会的人群中待命。时近中午,按事先研究好的计划,四周埋伏的主攻队员挥舞斧头、棍棒、扁担,劈头盖脸朝几个税役打去。顿时,整个集市一片喊打声,5名税役顷刻间全被打倒。潍县赤卫队痛打税役、捣毁收税点的消息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一时被引为奇谈。
潍县赤卫队虽然不到一年便在敌人的疯狂镇压下解散,但它在一系列革命斗争中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撒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以后的武装斗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这期间,潍县的革命斗争一浪高过一浪,蓬勃发展,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四
庄龙甲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多年来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奔波,以致积劳成疾,身染肺病,经常吐血。而这时的环境也在日益恶化,国民党当局正在千方百计搜捕他。庄龙甲接受了县委的决定,到安丘县的杞城庄去休养治疗。在那段时间里,同志们有时去探望他,他总是仔细询问工作斗争情况,和同志们一起分析形势,以他丰富的斗争经验,指出工作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1928年10月10日,庄龙甲不幸被捕。敌人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刑罚,12日,正值南流大集,庄龙甲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之下。这年,他仅25岁。
为把噩耗转告其战友和亲属,潍县县委委员牟洪礼写了一首藏头诗:“老子英雄儿好汉,庄稼不收年年盼。死而复生精神存,在与不在何必言。南北东西人知晓,流芳百世万古传。”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就是:“老庄死在南流。”
庄龙甲为革命事业献出了他短暂而宝贵的生命。在他的影响下,庄家村有百余名先进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在历次革命斗争中,有二十余名革命志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1929年2月,第二届中共潍县县委在潍南东曹庄成立,并继承庄龙甲同志的遗志,领导潍县人民不屈不挠地坚持革命斗争,使党在潍县的组织力量不断壮大,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缅怀和纪念庄龙甲烈士,曾先后将他的家乡命名为“龙甲乡”“龙甲营”“龙甲公社”“龙甲大队”“龙甲社区”。
1963年3月,庄龙甲的遗骨从南流镇迁葬于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由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命名为山东省著名革命烈士。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晓杰“台风就要来了,会下暴雨,房屋会有危险,赶紧跟我们去安置点吧。”8月10日,在安丘市大盛镇娄...
安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