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安丘新闻 > 正文

安丘有个“蒲松龄”

来源:潍坊日报 2017-12-15 16:26   https://www.yybnet.net/

◎刘希宝崔铃老先生年近八旬,是位退休教师。几年前在潍坊虞河的桥头见到崔老先生,他正在着笔安丘民间故事集《龙口淘金》的创作。他站在桥头,一身粗布衣,提着旧马扎,精神矍铄、声如洪钟,正与几位老人聊得兴起。待到细听,才知道他在考证安丘民间传说“狓狐子精”的细节。

生于汶河畔,长于汶河畔,汶河是崔铃创作的不竭源泉。从初中开始,崔铃就迷上了写作。大学毕业后,崔老先生在当了36年语文老师退休后,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写作就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即使节衣缩食,他仍然笔耕不辍。

这些年,他写了不少故事和小说,比较得意的有三部。一本是读高中时出版的小说《我的童年》,这部1961年出版的约2万字的小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作为少年儿童读物发行,崔铃得了150元稿费,这笔不菲的收入让当时只有18元工资的人们瞠目结舌。最近,崔铃的新作《洪流三部曲》出版,有“卵石”“礁石”“陨石”三个篇章。描写了半个多世纪来安丘汶河畔沙氏家族的变迁,文字嬉笑怒骂,情节引人入胜。

但是让崔铃最得意,也是最费心神的一本书,就是耗时16年收集整理的民间故事集《龙口淘金》。

谈起收集民间故事的初衷,崔铃老先生说,以前家家户户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晚上都是听老辈人讲故事。这些故事的寓意都像金子一样珍贵,如果随着老一代人一起消失了,就太可惜了。“希望把这些故事尽量真实地记载下来,这是我们能留给后辈人的宝贵财富。”崔铃老先生如是说。

老先生记忆力好,也善于讲故事,小时候听过的故事都能惟妙惟肖地讲出来。写完了自己听过的故事,他就开始东奔西走四处收集那些散落的民间故事。

“讲故事的老人都八九十岁了,有的故事记不全了,还有很多故事梗概类似、细节不同,有很多版本。为了写好一个故事,要找很多老人来求教,颇费周折。我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加以整理,把那些不合理的去掉,留下流传最广的。有时候为一个故事要跑好几趟腿。像‘小黄鞋\’的故事,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过,上学时也听同学讲过,他告诉我,他母亲当时见过‘小黄鞋\’,然后我又想方设法通过他了解相关情况,我还去安丘市档案局查证过档案。”

老先生年岁大了,不会用电脑打字,文章皆是手写,戴着花镜修改,有时要抄上三四遍,直至定稿。就这样日复一日收集、整理,再讲给人听,征求意见,老先生前后耗时16年,收集整理了几百个民间故事。

写书占时间,出书还要花钱。为了攒足出版费、印刷费,老先生节衣缩食,生活简朴到近乎苛刻。村里的邻居们都盖起了高房大屋,老先生仍然住在略显寒酸的小矮房中,粗茶淡饭,潜心写作。

2014年4月,民间故事集定稿,老先生捧着印好的新书欣慰地说:“安丘城西三里庄北旁的这段汶河叫龙口河,收集整理这些故事,就像沙里淘金一样,所以书名就叫《龙口淘金》。”

《龙口淘金》选取了最为经典的200多个民间故事,狓狐子精、铛绌、火龙褝都在其中。这些故事文字幽默诙谐,深入浅出,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民间历史典故、神鬼故事传说,带着汶河水的清新气息,带着乡村热土的淡雅芬芳,阐释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朴素道理。崔老先生自费出书,记述传播民间故事的事迹被潍坊几家主流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时间老人成了当地的名人,有不少朋友敬称他是“安丘的蒲松龄”。

新闻推荐

市审计局 创新四项举措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工作

本报讯今年来,安丘市审计局不断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措施,有效提高了审计效率,保证了审计质量,确保全年审计任务的完成。制定规范,严格审计流程。根据《安丘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安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蒜”你低调2017-12-11 10:22
猜你喜欢:
评论:(安丘有个“蒲松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