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探望受助者,送去月饼和祝福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可是一些流浪或者走失人员却没法跟家人团聚。9月12日,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到流浪人员代养机构、市福利院看望了滞留人员和受助人员,并走上街头看望流浪人员,为他们送去了月饼和节日的祝福。
说不清家在哪
在代养机构过节
12日上午,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到奎文区虞河路与南乐道院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家流浪人员代养机构,为两名滞留人员送来月饼,并继续为他们找家。
男性滞留人员自称程修烈,来自安丘市柘山镇老子村,只记得去过东北,后来来到潍坊城区,其他信息就记不清楚了。他穿着短衣短裤,言语有些模糊不清。“中秋节吃月饼,今年就在这过节了……”程修烈说。
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殷永强告诉记者,这名男子8月19日晕倒在潍坊火车站,头部摔伤,好心市民报了警,把他送往医院。“由于没有什么证件,我们也不知道他的信息。后来经过多次询问,他说他的家在柘山镇老子村。”殷永强说,工作人员到该村走访,发现村民们并不认识这名男子,“像这种情况,只能暂时留在代养机构里,继续给他找家。”
另一名女性滞留人员在代养机构里住了五天了,始终说不清楚自己叫什么,来自哪里。“该女子自己去的救助管理站,后来被送到了这里。由于信息很少,我们正在与她沟通。”殷永强说。
11名受助人员
坐在一起吃月饼
记者了解到,8月25日,市救助管理站将11名找不到家的走失人员送到了市社会福利院,他们都是无认知行为能力、无表达能力、无法说清亲属和户籍地的流浪人员。中秋节是他们在市社会福利院度过的第一个节日,当天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给他们送来了月饼。
上午10时许,在市社会福利院的安排下,11名受助人员坐在一起。虽然他们当中有的聋哑,有的智力低下,还有的行动不方便,但当提起过中秋节吃月饼时,他们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其中一名聋哑受助人员吃着月饼,伸出了大拇指。
今年69岁的吴延顺一年前被市救助管理站所救助,先被送到了医院救治,因说不清楚家在哪里,被送到了市社会福利院。在众人搀扶下,吴延顺慢慢坐到椅子上,接过一盒月饼后,他激动地流下眼泪。原来,由于他常年在外流浪,已经很久没有吃过月饼了。
吴延顺有个习惯,不管有什么好吃的,都喜欢与别人分享。当工作人员让他吃月饼时,他掰下一半给了工作人员,表示一起吃。“我们和吴延顺非常熟悉了,他也认识我们,也特别喜欢和我们聊天。”殷永强说。
当天下午,市救助管理站的几名工作人员又走上街头,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去月饼,同时提供了应有的帮助。
下午3时许,在东苑公园附近,工作人员们发现了两名男性流浪人员。当工作人员询问怎么过中秋节时,他们表示和平时一样,随便吃点就行。随后,工作人员拿出两斤月饼,递给了他们。
“中秋节是团聚的日子,最传统的过法就是吃月饼。”工作人员介绍,流浪人员在中秋节不一定能吃上月饼,也不一定能回家。因此,通过这次走访,为流浪人员送去月饼,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中秋节。
文/图本报记者邓永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克义)为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优惠政策的利用水平,潍坊市将创建自贸协定出口实施示范区作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安丘市率先创建全国首个自贸协定出口实施示范区,加快...
安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