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潍坊市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工作的突出内容来抓,全市投入资金24.09亿元,让城市建成区以外的9325个村全面实现了饮水安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提出的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三载拼搏——
编者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不断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崇高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特别是农村民生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力度、有创新、有保障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以民为本,克服困难,积极作为,全市民生事业硕果累累、成就斐然,在农村饮水、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发生了质的改变,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近日,市委督查室、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深入各县市区,走单位、访企业、进村庄、入农户,对农村民生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包括群众对民生事业的所思所盼、下步工作的展望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挖掘,形成了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生动鲜活的新闻稿件。从今日起,本报开设《潍坊民生建设巡礼》专栏进行系列报道,全方位、系统地展示潍坊市近年来农村民生事业发展取得的可喜进展和巨大成绩。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付生
1月26日,入冬来的第一场雪让鸢都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81岁的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泉头村王天代老人坐在家中,手捧热茶,看着村对面已是白雪皑皑的南头山对记者说:“我从8岁开始到南头山顶挑水吃,一直挑到80岁,最害怕的就是下雪天,路太难走。那时候,最大的梦想是家里能有自来水,下雪的时候不用到山上去挑,能在屋里暖和和地喝上一杯热水,没想到现在真圆了这个梦!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
坐在家中,拧开水龙头,接一壶清水,泡一杯热茶,或煮一锅好饭,对城里人来说,应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身处农村山区的王天代老人却整整期盼了73年,成为了他最大的梦想。
是潍坊市大力推进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王天代老人圆了自来水梦。近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潍坊市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工作的突出内容来抓,全市投入资金24.09亿元,让城市建成区以外的9325个村全面实现了饮水安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提出的农村饮水安全目标。此项工程经受了去年那场60年不遇大旱的考验,保障了全市人民特别是山区村庄人畜饮水安全。
“从数千米外挑水到自来水入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乎民生,顺应民意
王天代老人所在的泉头村,因地处青石山区,地下水层少、打井难度大。多少年来,村对面南头山上的一眼泉水是他们唯一的饮用水源。
为了解老人的挑水之路,记者爬上了南头山。登顶四望,雪后的南头山,玉树琼枝、妩媚妖娆。但记者却无暇欣赏,顺着45度左右的山坡,沿着崎岖的山路,从海拔400米左右的山泉口向山下行走,需要格外小心,雪滑路陡,一不留神就会滑倒。一步一步,好不容易稳妥地来到山下,一条一米多深、两米多宽的河沟又挡在了路前,找着缺口踏着小步小心翼翼地迈过河沟,再东拐西绕地走过一段1公里左右的上坡路,终于来到了王天代的家。
他说,这样的挑水路,他整整走了73年,几乎天天如此,先后磨断了8根扁担,“年轻时还好说,年老了挑水越来越吃力,遇到大雪天,爬不动山,就只好到邻居家借水吃。”
2013年,临朐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全面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除加快建设规模化供水体系外,还为集中供水难以覆盖的132个自然村,建设了94处小型联村或单村供水工程,泉头村和附近三个村庄的联村供水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名为南铜峪联村供水工程。
这个工程,仅村外主管道就铺设了5800米,水处理、消毒、检测等环节更是一个都不少,出水水质一点不比城区的自来水差,让四个村庄的1993名群众彻底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76万元的投资,除村内管网外,其余的机房、机井、主管道等主工程全部由政府出资,占总投资额的80%以上。
2013年10月16日,清澈安全的自来水通进了泉头村的家家户户。看着自家院里的自来水,王天代格外珍惜,为防止水管上冻,他不惜把自己穿的羊皮袄拿出来包在水管上。面对采访的记者,老人一面拧开水龙头,让清水尽情地流淌进水桶,一面兴奋地叙说着内心的幸福。一位老人,在耄耋之年实现了自己的最大梦想。
吃水难,吃安全水更难,并不只是王天代和泉头村村民们曾经的心痛。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潍坊市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680万农村人口中,实现规模化集中供水的只占52%;有309万人依靠单村供水工程供水,有17万人喝不上自来水。
在2011年开展的全市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普查中发现,当时以单村、联村供水工程为主的农村地区,因大多数工程建设标准低,设施简陋,无水处理设施、管材设备耐久性差,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其中水质不合格的工程,占了相当比例。
而且,长期存在着管理服务不到位、群众饮水诉求无正常反映渠道、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情况。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普遍存在着无监督职能、无监督机构、无监督手段等问题,农村供水基本处于无人管状况。
饮水,饮用安全水,成为广大农村群众极其迫切的新期盼。
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2013年3月,市委常委会明确提出:在改善民生上要突出饮水安全,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到年底实现整建制、全覆盖、无死角地全面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提前两年完成国家提出的饮水安全的宏伟目标。
明确的目标提出,前进的号角吹响。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当作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以政府投入为主,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提高饮水安全标准和质量水平上来,不仅让农民吃上水,还要吃上放心安全的水。
三载的拼搏,全市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70处,千吨万人以上的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达到50处,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人口64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4.7%。对无法实现规模化集中供水的698个山区村庄,建成了联村集中供水工程32处,受益村庄96个,单村供水工程602处,全部安装了消毒或水处理设备,为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从解决饮水难,再到保障群众喝上安全水”——破解农村饮水安全难题,“四大体系”打造潍坊模式
1月27日上午8点30分,安丘市华安供水有限公司的化验员许增龙准时来到水厂的化验室,把刚刚采集的出厂水样轻轻倒进容器,认真地进行微生物指标、二氧化氯余量等水质检测项目操作。下午1点30分,他还要重新采集水样,进行PH值、耗氧量等检测项目。
来到这个全潍坊最大的农村供水厂后,许增龙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已经3年多,虽然操作规范已非常熟练,但精神上却感觉不到丝毫的轻松。
他向记者介绍说,检测中心能够对42项水质检测指标进行检测,每天都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11项指标,对水厂的原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确保用户始终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这些指标并不是只能由他们自己看到,通过网络,这些数据会同步传送到安丘水利局,以及远在百里之外的潍坊市水利局的监控电脑中。全市50个规模化供水厂,每天都会进行着同样的工作。
潍坊市水利局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国友告诉记者,水质合格是农村饮水安全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潍坊市在2013年底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的前提下,把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保证水质持续稳定合格。
为此,潍坊市制定了“水厂11项日检、县级42项常规月抽检、市级42项常规季度抽检、卫生疾控部门不定期抽检的水质检测制度”等水质检测、监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机制,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久发挥效益提供了保障。
当然,做好水质检测,只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一个方面。要确保农村群众长期且可持续地饮用安全水,就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来保证。
据张国友介绍,在基本解决农村地区吃水难问题后,他们发现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成为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头等大事。“过去解决的是有水吃,还顾不上考虑水质是否安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生活的追求由满足基本生存开始向追求生活质量转变。”张国友说。
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面对广大农村群众越发强烈的饮水安全愿望,市委、市政府果断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全面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立足农村饮水安全实际,结合多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调研、科学论证,潍坊市探索实践了具有鲜明潍坊特色的以“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体系、专业化公司化运营体系、便民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饮水安全建管新模式。
——提出了“以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为主要形式,以提高水质合格率为最终目的”的工作思路,凡是能够实行规模化集中供水的最大程度实行集中供水。在平原区,推行“全县一网”供水模式;在山丘区,实现“一流域一网、一县几网、网间互通”;在城市近郊地区,利用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辐射。对因地形条件所限不能实现规模化集中供水的山区村庄,采取单村、联村集中供水等工程措施保障饮水安全。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理念,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供水公司,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供水能力。
——为及时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诉求问题,潍坊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了“水利116”服务体系,成立了65个专业维修队,村村都设立了村水管员,初步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服务架构。
——市、县两级成立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工程运行自动化、数据采集信息化、工程监管智能化;各县都建立了水质检测中心,配备了专业检测人员,制定了水质检测规范化、常态化制度。
受益于这“四个体系”的支撑,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可靠的自来水。
临朐县山旺镇的解家河村,位于该县的东北角,因特殊的地质条件,这里的地下水多渣、多垢、水质差;前几年打出的一口清水井,也因为水量太少而无法满足村民的饮水需求。
2013年,通过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他们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村民王立福告诉记者,水质清澈甘甜。有了自来水,王立福给自己家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并专门隔出了一个洗澡间,地面和墙壁铺设了白瓷砖,冷热双管道的洗浴喷头分别与热水器和自来水管相连;洗澡间外还安装了白色的立柱洗手盆,旁边放着洗衣机,一块大方镜镶嵌在洗手盆的上方。镜子里,王立福满脸笑容地向客人们介绍自来水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幸福。
但王立福不知道的是,他从客厅走七八步就能够着的自来水管,一路南下能延伸到55公里外的临朐沂山水厂。一个最北头,一个最南端,在临朐地图上遥不可及的两个地方,通过自来水管道,实现了血脉相连。
临朐县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公室主任马云忠介绍说,利用沂山水库地势高、水质好的优势,他们建设了日供水能力达1.5万方的沂山水厂,主要为冶源镇、辛寨镇、蒋峪镇、柳山镇、山旺镇等城乡地区供水,从南到北,通过五个加压站的加压和调水,最终到达解家河村,沿途10万农村群众同时受益。
经过艰苦奋战,潍坊市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体系、运营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一个供水规模大、行政监管严、运行机制活、管理服务好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彻底解决了高氟、苦咸、水污染、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造成的水质安全问题,解决了由于水量不足、季节性缺水、取水不便等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让所有农村村庄实现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推动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到资金,从施工到检验,需要坚强的领导、科学的规划、高效的工作。
市委、市政府决心坚定,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列入重点督查事项,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年底考评奖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多次专题调研、部署饮水安全工作。
潍坊市科学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任务细化到每一个村,分解到每一个月,建立台账制度、销号制度,倒排工期,实行总体控制和分阶段控制相结合,着力抓好工程建设。
潍坊市还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聚集效应,创新投入模式、拓宽投入渠道,带动形成政府、企业、群众三者良性互动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大幅度提高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投入。
同时,及时制定水源地保护办法,对千吨万人以上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在市水利局的资料室,记者看到了9325份实现饮水安全村庄的档案。一村一档,从水表到设备,从水样到农民感受,每一份档案里,都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况。验收组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落实了整改措施,对水质检测发现微生物超标的,及时加装了消毒设备,对理化性指标超标的,及时更换新的水源,从源头上保证了水质安全,确保了全市整建制、全覆盖、无死角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这是看得见的资料,更是看不见的付出和坚持。
安丘辉渠镇圈河村,一个远离城市的偏僻小山村,既无矿产资源,也无交通优势,全村300来人,却拥有3口深水井。村干部付建国向记者讲述了它们的来历。
“以前饮水全靠村北的一口小山泉,不仅出水少,泉水口也小,每次提水都是用水瓢一瓢一瓢地刮。”为了结束村民饮水靠天的历史,2008年他们在镇上的帮助下打下了第一口深井。但因为选址问题,水质一直不稳定。
2013年,为提高该村饮水水质,安丘有关部门派出专家重新考察地质条件,为他们打下了第二口深水井,并建设了蓄水池、安装了消毒设施。村民们认为,这下可以饮水无忧了。但一场大旱又让他们为饮水而紧张起来。
2013年8月至2014年底,全市降水量是1952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一年。大中型水库蓄水仅有4.0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少蓄4.85亿立方米,小型水库几乎全部干涸。
受干旱影响,圈河村的第二口深水井的出水量大幅减少,村民们再次陷入了饮水难的困扰中。为保障村民有水吃、吃好水,又是党委、政府及时出资,为他们打下了第三口深水井,配置了新的消毒设施,修补了旧的管网。说起这些,付建国深有感触地说:“还是党委、政府替我们想得周全,我们喝的是幸福水啊。”
在全市,面对2014年遇到的严重旱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没有出现因旱造成的饮水困难问题。
引来幸福水,滴滴暖心田。连日来,记者走村串户,看到的是村民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句句对“幸福水”的由衷赞叹,感受到的是清澈流水带给农村群众的喜悦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水,仿佛已成为了初级目标。通过各类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更高层次发展正初步成为现实,并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由水而起,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引领农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走进一户户农家,大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卫生间里,太阳能、洗衣机等设施一应俱全,随时可以洗衣、洗热水澡;厨房里,自来水龙头接到了洗菜盆上方,一拧开水龙头就有水洗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保障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推动了农村地区生活方式的转变,深化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这一切,让农村群众的心更加温暖。亲民、爱民、为民、惠民,不外如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秋德张春梅通讯员王海云2015年的秋天,安丘市兴华学校荣获“2015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称号。虽然兴华学校的中小学足球队曾经多次获得过潍坊市足球比赛前1...
安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