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以后要当鸡娃吗?”合上电视剧,我第一次非常认真地问我先生。他不假思索地答到:当然,别的孩子都在上培训班,难道你不上吗?
他天真了。根据影视剧、爆款文的普及,鸡娃可不只是上上培训班这么简单。他不了解的鸡娃,指的是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任务,不断激励孩子上进拼搏。除了鸡娃还有“牛蛙”“素鸡”“青蛙”“自鸡”等等,各有所指。这一系列如同黑话一般的术语,见证了这个时代疯狂的父母,也见证了他们在教育内卷之路上的挣扎。
远有海淀妈妈放弃百万年薪带娃冲击“六小强”,顺义妈妈带孩子满世界攒简历“爬藤”,近有杭州鸡娃班级团建到埃及,小区业主自办奥数赛。没有最“鸡”,只有更“鸡”。当鸡娃只是爆款文章、热播剧中的主角时,你可能无感。一旦现实生活中同事、身边的邻居越来越多地加入其中,时不时地聚在一簇谈论孩子的击剑、花滑、游学、培训班费用、出书计划乃至国籍之时,要想不听上一耳朵、不替自己的孩子胡思乱想,恐怕得具备超常人的定力。
孩子人生无法被定制、快乐的童年只有一次、父母不应提前吹哨逼迫孩子抢跑等等这些漂亮话说起来容易,可是就像电视剧《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中表现的,以全面发展为理念培养的孩子,如何与学校的教育评价、升学体系对接,是反“鸡娃”人士必须回答的诘问。普通家庭,打算靠什么让孩子“跳出三界外”呢?这其中需要的能量金钱、家世、智识、眼界,远非一般人所有。
往远了扯,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给人感觉并没有让孩子从分数中解脱,而是打开了更多新的赛道,供家长驱赶孩子奋斗。前几天,教育部办公厅一纸《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许多孩子家长高兴坏了,看得人不是滋味。睡觉这种天赋人权,还得像模像样地发文勒令。放眼望去,绝大多数家长就算没有主动选择,也被动处在准鸡娃的状态了。鸡娃或者准鸡娃就像打过来的一阵浪,你可能不下海,但想不湿身也难。
面对这阵浪,我心中是充满恐惧的。既佩服反鸡娃家长通透圆融的价值观,还有他们把孩子拉出赛道“不跟你们玩”的能力;也佩服鸡娃家长放手一搏,豁得出去,甚至“鸡娃不如鸡自己”,和孩子一同“鸡血”到底的决心。我的孩子大概率会平凡而普通(虽只有两岁),我的阶层既无处可滑落也无望可跃迁,我的“队友”甚至对鸡娃一词不知所谓,这可能也是鸡娃现象让我各种感慨,却并不能吸引我加入其中的原因。鸡娃,也是有门槛的,我将被迫学做一个圆融通透的反鸡娃人士。
设计 王璐瑶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新闻推荐
荀超在优酷热播的电视剧《山河令》中,主角温客行亦正亦邪的人设,让人欲罢不能。角色扮演者龚俊,也凭借这部剧成为新晋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