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最近播出的37集电视剧《什刹海》,聚焦北京什刹海地界上发生的故事,久违的京腔京韵再度与现代北京相融合。
该剧以什刹海胡同为背景,讲述了宫廷菜名厨庄为天(刘佩琦饰)一家人琐碎而又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深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勤劳奋进、崇德敬业的时代精神。赋闲在家的庄为天重整旗鼓,大展引以为傲的厨艺,赢得各界赞赏。三儿子庄志斌(连奕名饰)不甘心于厨房,与妻子凤儿(张龄心饰)和父亲庄为天产生分歧,开始了自己一波三折的创业之路。庄志存的女儿庄晓晓(关晓彤饰),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项东(吴磊饰),却因上辈恩怨而遭到庄为天的坚决反对……老一代与新一代的碰撞、本地文化与外地文化的交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而又立体化的京城画卷。
具体地说,该剧有以下特色:
一是“京味儿”十足。该剧难得一见地展示了北京的风土人情,剧中台词大量采用了地道的北京话,连演员的选择也以土生土长的京籍演员为主。胡同,四合院,人力车……这些耳熟能详的北京元素,让人倍感亲切,加之接地气的故事情节,生动还原了北京生活面貌。据悉,为了能给观众呈现出完整的什刹海风貌,剧组从西岸到东岸,前海到后海,从银锭桥到金锭桥,再到荷花市场,沿路风光被一一拍摄了下来。“地域”题材电视剧总能吊起观众胃口,尤其是反映当代都市题材的更受青睐。
二是聚焦美食。美食题材也是深受观众欢迎的一类电视剧,包括从韩国引进的《大长今》,也曾掀起过一阵“美食风”。央视2012年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不是电视剧,却产生了跟电视剧一样的轰动效应,播出期间几乎是万人空巷。将精致、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融于影视作品中,向来是影视工作者的追求,无论是早年间的电影《小小得月楼》,还是近年的电视剧《楼外楼》,都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而眼前这部《什刹海》,同样呈现了不少著名菜品,说是美食题材电视剧恐怕并不为过。尤其是“油爆双脆”“抓炒里脊”“百鸟朝凤”等菜品还属“宫廷菜系”,更令人大开眼界,垂涎欲滴。
三是直面真实的生活。既然是现代“京味儿剧”,自然要呈现真实的社会生活,而真实的生活就是既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成败得失,无论是老一辈的坚守、中年人的奋进,还是年轻人的破冰,无不传递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唯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踏踏实实地努力,再伴以家人的支持,才能真正收获幸福,赢得人生。这与当下“前浪”“后浪”之讨论,也很切合。另外,该剧除了讲述家长里短,还触及一些现实问题和敏感话题,比如关于民居改门脸搞经营的问题,四合院加装厕所的问题等,便是眼下北京正在开展的城市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不仅显得真实,也带给观众思考。
四是演员阵容强大。刘佩琦、曹翠芬、张晞临、牛莉、连奕名、关晓彤、吴磊……该剧不仅汇聚了一众戏骨级的演员,还有流量明星加持,其中很多是北京籍演员,使得剧中北京家庭的日常生活戏更加生动。这些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奉献了精彩演出,为该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并锦上添花。
然而也要指出,如此一部温暖、走心的现代都市题材“京味儿剧”,却并未产生其它热播剧那样的轰动效应,显得不温不火,媒体评论也很少,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
个中原因,笔者以为至少有两点,一是制作上稍显粗糙,不够精致;二是剧情安排上有点松散,不够紧凑。据悉,原本拍摄有40多集,但最终播出的只有37集,压缩了很多内容,导致节奏上的跳跃和内容上的失衡。还有其它一些故事情节,插入得并不流畅,常常给人一种违和感,有时甚至让人捉摸不透全剧究竟是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完美的电视剧,一般是不会有情节失真现象出现的。而该剧,在好的主题、好的背景、好的故事、好的演员阵容等背后,多次出现拼凑、说教等痕迹,像是自圆其说,又像是卖弄技巧,恰恰暴露出制作上的不足。
有人说“北京模式”体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此话很有道理。从《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算起,京味儿剧几乎是有一部火一部,如果算上民国题材、宫廷系列等,那就更多了。然而近些年来,关注现实题材的京味儿剧变少了。眼下这部《什刹海》,虽然一度被寄予厚望,却又因欠了点火候而显得美中不足,值得有关方面重视和思考。
新闻推荐
“入戏太深”,好像已经从一种调侃,变成一些人的真实了。最近,广东的陆先生每天都会收到数百个陌生来电和短信骚扰,凌晨两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