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襟“三需”(张友直 摄)银簪子 (马越 摄)
○关中人
众所周知,关中农村妇女有一种形象让外地人记忆深刻,那就是在过去,妇女们都喜欢头上顶着块花格子手帕,这样的景象,被称为陕西八大怪之一“帕帕头上戴”。过去的关中农村,很多家庭穷没有帽子,一顶蓝色格子手帕,就算是妇女们出门见人、逛会赶集时候很好的装饰了。同时,对农家妇女来说,随身带一个手帕,还能防尘、擦汗、洗手、当钱包,实际功用挺多。有句话总结的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扫地不搪土,走路不怕风,打开小手帕,毛票一沓沓。”
女人皆有爱美之心。虽然那时候农村经济比较落后,但是作为农家青年女性,内心其实都藏有爱美的小小追求,心里都渴望有那么一两件能拿得出手的银质饰品,要么是一双银手镯子,要么是一对银耳环,一支银簪子也行。为什么要银质的材质呢?因为,在农村妇女眼里,金太昂贵,很难拥有,而银作为贵金属,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还具有杀菌的功效,历来深受人们青睐,因此有“女人的金属”之美称。总之,这样的银质饰品,总能装扮自己,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境的殷实和生活的富足。那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周至乡村,妇女们的银质饰品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品鉴那些有些年代感的银质饰品。
银质压襟“三需”,精美又实用,是过去大户人家女性的饰品。压襟,顾名思义就是“压住衣襟的东西”,是古代女子挂在胸前的银饰品,常佩挂于衣襟的右上方。压襟又名“事件儿”,自唐代出现,流行于明清。那时女子衣着肥阔,经不住风吹,用沉甸甸地压襟既可以压住衣衫,亦有装饰作用。压襟常见三件套至九件套,由上、中、下三个部分衔接。上端是单条有带钩的银链子,中间部分除银质外,尚有玉、翠、玛瑙等,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中间部分为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下端以银链缀着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等,还配以枪、刀、钩、勺小件银品。在《甄嬛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古装电视剧中,常能见到这样的装饰。
笔者收藏着一件周至农村俗称的压襟——“三需”,因上面挂着三个日常生活所需的小物件,包括掏耳朵的小勺子、夹睫毛的小夹子、剔牙的小剔刀,所以叫“三需”。这个银质压襟“三需”,长度约15厘米,纯银质,是民国时期的老物件。“三需”最上面用一枚面值贰角的“民国”三年“袁大头”串起来,挂链有残缺;中间部分原有三条细长的银质链子,将下面的“三需”连接起来。可惜如今少了掏耳朵的小勺子和一条银质链子,但整件“三需”做工细致、非常实用,是过去大家闺秀常用的小物件。“三需”平常就别在胸前衣襟上,行走时银质链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既可作生活用具使用,又可观赏把玩自娱自乐,堪为精巧别致的文玩。当然,这样的女性银质饰品,一般都是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的农家才有。
在那个年代,一对银镯子是农村妇女最让人羡慕的首饰,拥有一对银镯子也是大多数农村妇女的多年梦想。这对银镯子是笔者同学所收藏,据其母亲说,在她还未出嫁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对银镯子,可是娘家家大人多,有些年长的妇女还可以有个银镯,未婚女性就只有出嫁时向男方家索要一对。在我的记忆中,由于家庭生活负担重,我的母亲多年一直戴着一双铜手镯,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后来,家庭经济好转,母亲才戴上了银镯子,虽然做工一般,样式简单甚至有些粗笨,但她一直很喜欢,无论做饭还是干农活,一直戴在手腕上。尤其是母亲弯腰在瓷盆里揉面的时候,银手镯就在灯光下闪烁着亮光。现在,每当看到那双银手镯,我都会想起母亲。
做工细致的银簪,更适合年轻女性装饰所用,显得雍容华贵。簪是古代男女均用的一种别住发髻的条状物,既有固发作用,又有装饰作用,质地有金、银、玉或铜,上面或镂刻花纹或挂垂饰,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工艺水准和审美风格。在周至农村,过去很少见到银簪子,大家一般按照形状将银簪子叫做麻花针或簮子。笔者同学收藏的这两支银簪子,一长一短,长的约10厘米,短的约8厘米,均为银质材质,除了长的银簪有些装饰图案外,总体来看做工都比较简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包括周至在内的关中农村里,一般农村家庭妇女很少戴此类银簪,基本都是老一辈妇女所留下的旧物,多数为民国时期或解放初期所有。
本世纪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女性的饰品类别和样式花样繁多,既有手镯、戒指等传统物件,还有耳钉、耳环等时尚新潮,更有一些年轻女性在拍摄婚纱照或艺术照时一身古装扮相,再配以高高的发髻和长长的银簪,也很别致,将女性之美演绎得更加多样。
新闻推荐
古装悬疑爱情励志剧《大唐女法医》正在热播中。该剧讲述了贵族少女冉颜几番周折之后终于查清母亲自杀真相,却又陷入一个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