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剧(犯罪题材剧集)汇集了悬疑、烧脑、猎奇、冲突、反转等多重元素,将人物置身于罪案环境探寻真相、甚至面对生死抉择,用相对极致的戏剧性表达,令观众体验观感和精神上的双重刺激,还原最原始的人性善恶的同时探讨更深入的社会议题。一直以来,涉案剧都是备受观众喜爱的类型,像《重案六组》《征服》《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都曾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媒体统计了中国1980年以来的405部涉案剧,发现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涉案剧口碑普遍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频网站的兴起,涉案剧的类型越来越多元,创作难度也越来越大。
单集片长越来越短,类型越来越多元化
纳入本次统计的涉案剧共405部,网上有评分的197部。根据统计显示,197部涉案剧在时间轴上的分布呈现出两次增长趋势——第一次在2000-2005年区间,涉案剧集密集出现,之后数量有所减少,2015-2019年区间再次密集出现。
2004年4月广电总局向各卫视下发的《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电视台把涉案题材的电视剧安排在每晚23时以后播放,同时要求各省级电视台对涉案影视剧加强把关。该《通知》下发以后,当年送审的相关剧目在批准、立项环节被压缩了40%,涉案剧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蛰伏期。直到2015年,《刑警队长》登陆江苏卫视、重庆卫视,才宣告涉案剧重回卫视黄金档。
405部分析样本中,单部涉案题材电视剧的集数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整体单集时长呈下降趋势,尤其2011年开始出现了大批单集时长较短的涉案剧集。
早期的涉案剧,多数聚焦刑事案件和警察职责与个人家庭生活的冲突。互联网视频平台成为主流播出平台之后出现的这波涉案剧热潮,则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题材上走融合路线,悬疑探案与其他类型片元素结合,出现了不少“悬疑+”类型片。比如悬疑+爱情的《他来了,请闭眼》;精神层面寻求共鸣的点也更加多元,例如《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不再是仅仅通过一系列案件的侦破展现人性的冲突或者是塑造警察的形象,更多的是深挖人物的心理,并以此折射相关的社会问题……
涉案剧的多元化演变,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入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观众对涉案剧越来越高的要求。因为在国产涉案剧缺席卫视黄金档的十多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国观众得以看到很多国外优秀剧集,他们对类型剧的审美要求也水涨船高。
类型化不够专业,总体评分呈下降趋势
本次纳入统计的197部有豆瓣评分的涉案剧,作品得分关系与作品首播年份关系呈现“喇叭形”分布,随着年份的变化总体评分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说明近年的涉案剧水平更加良莠不齐,这固然与数量增长带来的泥沙俱下有关,也与创作难度增加有关。类型剧的特点就是越往后越难突破,原创难度越大,而外部环境同样也是涉案剧绕不开的话题。2016年,相关部门对网络视听内容提出了“线上线下统一标准”的要求,《暗黑者2》等多部涉案题材网剧被要求下架。
在导演傅东育看来,涉案剧的创作,现阶段最大的难点是创作者本身的“手艺问题”。“一部剧,在故事的编造上、在人物的塑造上、在片子的节奏掌控上、在影调的运用上……所有这些方面,我们是不是做得足够类型化,能不能让大家在看剧的时候被吸引进去,会不会让观众看剧时觉得真实度是符合预期的?在这些创作的专业性方面,我们跟美剧、韩剧比还是比较弱的,需要做很多功课。如果大家把很多创作上手艺不够好的问题都归咎于外因,我觉得是跑偏了。”
真实案件改编剧普遍有较好的口碑
统计数据显示,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涉案剧,普遍能获得较好的口碑。评分前50的涉案剧,其中96%是当代题材,讲述命案侦破的占了34%,有11部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占比超过1/5,包括《中国刑侦1号案》《9·18大案侦破纪实》《插翅难逃》《刑警队长》《湄公河大案》等。其他不少高分涉案剧,虽然不是讲某一个具体大案,但剧中的很多案例或者案件的细节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以最长寿的系列涉案剧《重案六组》为例,该剧主创经常跟随北京各区县的刑警们一起出现场,深夜抓捕、押审犯人。剧中担任主演兼编剧的王茜在自传里写过,《重案六组》剧组曾跟随刑警列席北京朝阳区的一起碎尸案的侦破工作,凶手被逮捕押上警车后,看到坐在车里的张潮(剧中饰郑一民)后一脸不相信的表情,后来说了一句话:“现在我相信了,你们《重案六组》的故事不是瞎编的。”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原创:吉利GQ报道马伯庸是受影视行业欢迎的作家,《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均被改编成电视剧。但在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