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视剧新闻 港台电视剧新闻 欧美电视剧新闻 电视评论 电视剧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视剧 > 国内电视剧新闻 > 正文

《延禧攻略》:“良心巨制”还是“胡编乱造”?

来源:延安日报 2018-09-16 11:54   https://www.yybnet.net/

时下的历史剧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只不过是借助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那么余热不停的《延禧攻略》,究竟是“良心巨制”还是“胡编乱造”呢?

于正的《延禧攻略》还是爆了。该剧播出之后势如破竹,网播量一路走高:3天破2亿,10天破11亿,收视高峰时播放量已突破30亿。网络讨论也是居高不下,微博#延禧攻略#浏览量已经突破35亿次,讨论近300亿,该剧的相关关键词也相继登上微博热搜。一向严苛的豆瓣,《延禧攻略》的评分为6.9分,在今年的国产剧中已经是名列前茅了。

在有些网友看来,《延禧攻略》是于正的“翻身之作”,甚至有人认为该剧制作精良,是“良心巨制”。但也有网友敏锐地挑出该剧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该剧根本是“胡编乱造”。评价的分歧出在哪?

1.“良心巨制”

实事求是说,《延禧攻略》的质感在国产影视剧里算是比较好的那一类。电视圈里曾经有一个传说叫“于正配色”,说的就是将粉色、绿色、蓝色、紫色任性地混搭在一起,然后疯狂调整参数,让各种颜色亮到睁不开眼的配色方式。比如《美人心计》主色调为金、银两种,《笑傲江湖》则五彩斑斓,于正一向热衷于高饱和色审美,满屏的明艳画风和阿宝色。但《延禧攻略》在色调方面走了复古风,偏暗的调色和低饱和度的画面,沉稳大气不少。

其次,《延禧攻略》在服化道方面也比较用心。无论是剧中人物的衣着打扮,还是宫廷里的道具背景,该剧都力图遵循历史,向观众展现出一个更加素雅精致的清宫奇景。《延禧攻略》在服化道上的总投入近1亿元——这在国产剧中是顶级预算了,剧中乾隆的扮演者聂远所穿的一件龙袍运用了18种的绣法,仅仅这一件衣服的造价就超过了37万元。另外,该剧也充分利用色彩和道具的搭配,体现出每个人物角色不同的性格。比如皇后性情“端庄温婉”,道具组在长春宫内使用了大量紫檀木,并镶嵌以白墨玉,以青玉点缀。

以前历史剧备受诟病的一点就是,不尊重史实、错漏百出。《延禧攻略》史实方面还算考究,服饰、发饰、小饰物等基本遵循了大清王朝的传统。比如三个耳洞是满清国俗,所以满洲女子都是三洞;饱受争议的“咬唇妆”也得到了盖章认定;富察皇后佩戴的领约让懂行人欣喜,因为在这之前的清宫剧一直忽略了压在朝冠下檐的领约;一改过去只要是清宫戏就用的,其实只有晚清时期才有的“大拉翅”发式……

相较于之前的不少清宫戏,《延禧攻略》进步了不少。但它是否可以担得起“良心巨制”的赞誉呢?

2.错误也不少

如果遇到眼尖的观众,《延禧攻略》显然不是什么“良心巨制”,它犯下的错误并不少。

比如第20集,乾隆寿宴,众后妃当然各凭本事献上寿礼。高贵妃悄悄训练了一帮太监学习西洋乐器,合奏一曲《卡农》。乾隆特别开心,还告诉旁人,这些是圣祖爷的西洋乐器。

这是有史可查的。据《中西交通史》记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传教士德理格将一小管琴献于康熙皇帝。法国教士南光国,亦曾为康熙皇帝制造乐器。波希米教士严嘉禄,对当时宫中所存有的西洋乐器,一一为康熙皇帝试奏表演,并修理过宫中的西洋管琴。

但尴尬的是,当镜头特写扫过这些演奏者时,内行的观众就会发现:长笛拿反了、小提琴只有三根弦、手风琴风箱压根就没拉开……这样的细节错误,足见服化道上的纰漏还是存在的。

而史实方面,《延禧攻略》也遭到史学工作者的批评。比如有学者指出,剧中的高贵妃飞扬跋扈,为了表现她的这种跋扈,在给皇帝皇后行请安礼时,应该缓速深蹲的行礼,往往双腿微微一弯便敷衍了事,但清代旗人极重礼仪,宫廷当中更为凸显,作为后妃,行礼的潦草,是非常有失身份的表现。再如剧中的一个情节是皇后在宫女的怂恿下当场跳起了洛神舞,但歌舞艺人在古代身份卑微,属于玩物,如果主人在奴仆面前表演,是极为有伤品格的表现。非常典型的,还有女主角魏璎珞的举动,一个小小的宫女,一进宫天不怕地不怕的,即便跟皇帝皇后对话,也特别能顶嘴。但旧时皇宫是格外突出尊卑和男女礼法的,如果真有宫女如魏璎珞这样,很可能已经死了好几回了。

不过,最严厉的批评是,有网友认为《延禧攻略》本质上还是“胡编乱造”。这部戏的历史背景是真的、人物是真的,但它的主体故事情节,却是编剧想象杜撰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讲述的都是那几个人物的故事,但人设却完全不同。

这是《延禧攻略》两极评价的分歧所在,它背后触及的是困扰历史剧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历史剧到底该怎么表现历史?它允许多大程度的改动?

3.传递的价值观

历史剧该如何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这是一个极重要的议题,并且由来已久。

郭沫若、吴晗、王子野等前辈也曾有过讨论。郭沫若曾指出,历史剧的创作不能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历史作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权威,但历史剧创作又不等同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而历史剧创作是实事求似,毕竟,历史剧不是历史教科书。吴晗则指出,历史剧既要有历史根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王子野则认为,“到了写作的时候却不应忘记自己的职业是剧作家,不是历史家,应当像所有艺术家一样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去利用历史素材,不能像历史家写历史教科书那样去利用它。”

不难发现,虽然几位前辈对于历史剧应该多大程度尊重历史有些分歧,但他们一致认同都是,历史剧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和历史研究,它不必“无一字无出处”,不必什么都跟历史等同,否则只能沦为缺乏艺术趣味的枯燥“记录”。从这个角度看,认为《延禧攻略》的虚构是“胡编乱造”的批评,则近乎苛责了;因为依照这样的标准,没有哪一部历史剧不是“胡编乱造”。

因此,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应允许必要的虚构和杜撰。司马懿是否“妻管严”、纪晓岚是否真的“铁齿铜牙”、魏璎珞是否跟富察·傅恒有感情,都不妨“戏说”。历史剧的主要价值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并经由这一历史想象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告诉观众历史运行的规律,或者启迪观众对现实进行思考。比如《大明王朝》《琅琊榜》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传递的历史观之于现实强烈的借鉴意义。

因此,历史剧到底是“良心巨制”还是“胡编乱造”,根本在于,它传递了怎样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如果它能够在传递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做到“大事不虚、还拘小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时下的历史剧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只不过是借助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表面上这是创作技法的问题,实际上是历史观的问题,它折射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历史不过是一块幕布,宋朝唐朝清朝不过是背景,是主人公卿卿我我、为所欲为的空间,它们并没有什么值得探究或者检视的。这种轻薄的历史观会对年轻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历史在他们的眼中变成了空洞、轻薄、虚无的存在,他们也将成为“轻飘飘”的一代人,少了历史的负荷,很难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

《延禧攻略》在服化道等细节上尽可能与历史靠拢,总体而言,它“大事不虚”,小事上也比较讲究,在质感上是历史剧中较好的那一类。但这其实并不是我们评价《延禧攻略》的焦点,焦点应是《延禧攻略》传递了怎样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一直以来,宫斗剧让人诟病的是,它对“斗”的夸张铺陈、对人性恶的渲染、对丛林社会价值观的认同。这是宫斗剧的“原罪”,《延禧攻略》也不能幸免。但不少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到编剧借助魏璎珞张扬现代女性意识,魏璎珞从一开始的“黑化”到被皇后改造而变得更为内敛包容的设定,也更为“正面”。虽然从人性深度而言,它比不上《甄嬛传》,但作为一部通俗历史剧,《延禧攻略》还算合格吧。(本文来源于网络)

新闻推荐

《如懿传》皇上算计了所有人,却被高贵妃临死摆一道,天道有轮回

越播到后面,如懿传的乾隆皇上越发的不讨喜。他就像董洁饰演的皇后临死时候说的一样,薄情寡恩。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给心心念...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延禧攻略》:“良心巨制”还是“胡编乱造”?)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