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本兴
也许是“书香门第”出身,咱打小就是个“文艺青年”。
虽不曾长发披肩,但典型的文艺青年“范”咱当年也不曾缺过:学生服、中山装、胸前插支钢笔、腋下夹本诗集、斜挎一把吉他……
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也还是常常带着耳机听音乐歌曲等文艺节目。
父亲是个京剧票友,在我童年时代,父亲是用一台胶木唱片留声机听京戏的。著名的青衣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就是这个时候知道的。胶木唱片留声机虽然很是破旧,还时不时的不知是唱片原因还是留声机本身,老是走调,但父亲却很是珍惜,不让我们随便动它。后来父亲又节俭生活,存钱买了一台塑料唱片留声机,现在还能使用,但尘封已久,和那台胶木留声机一起当做“文物”,不再使用了。
小时候家里还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用于收听新闻和不多的文艺节目。邻家小孩甚至大人,经常来家里收听广播。再大点,家里买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因为轻便,天气不冷的时候,就将收音机拿到小院里,和邻居们一起收听评书、相声等文艺节目。这种收音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偶尔能见到喜欢秦腔的老人仍在使用。
1979年左右,我在大学读书,收录机开始出现。最早的收录机是被大家戏称为“砖头”的日本进口收录机,一台售价229元,超出城市居民个人的一年生活费,而且还不好买。极个别家境好、有门路的同学,假期度完返校时带来这种收录机,很是让其他同学“羡慕嫉妒恨”。收录机的信息载体是盒式磁带,信息转录时,要用两台收录机进行转录。时间不长,双卡收录机就出现了,信息转录时,一台双卡收录机就可完成,而且转录质量也大幅度提高。那时港台歌曲刚刚在大陆出现,时常能在寝室、楼道听到邓丽君的甜美声音。现在每每听到邓丽君的歌曲,就又仿佛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学生时代。那时学校兴跳交谊舞,周末好家就把收录机带到自习教室,把桌椅移到周边,留出空地跳舞。
工作有了收入后,我托深圳朋友购买了一台当时内地还不多见的随身听,常常“时髦”地带着出去,很是得瑟。后来我的随身听又先后被CD机(激光唱机)、MP3(音乐文件播放器)替代。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电视机开始出现。开始只局限单位购买,主要用于“电大”的电视教学之用。
“83版”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开始播放时,电视机还没有在家庭广泛普及。每到播放射雕英雄传电视剧时间,“万巷人空”,人人都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自己看电视的地方。那时单位单身楼有一台电视放在走廊一端,到了晚上,不宽的单身楼道就挤满了人,很是热闹。观众之间,偶尔还会为抢占位置发生冲突。据说,播放《射雕英雄传》的那一段时间,社会治安出奇的好。
现在电视机已非常普及,我家里的电视机也先后从黑白电视逐步演变成台式彩色、台式彩色遥控、彩色液晶电视。据说现在还有什么曲面、等离子等弄不懂、说不上名堂的电视机品种了。
再后来电脑也开始出现了。电脑刚开始出来时,单位购置了一台“286”电脑,被像“祖宗”一样“供奉”在一间铺着地毯、闲人免进的房间,那是一般人绝对不能乱动的。现在电脑已普及民间,我后期的一些小文就是用电脑写的。小文还可通过笔记本软件,在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相互传递,方便极了。
早先写文给报刊投稿,都是纸质。不论是编写还是投稿再改动编辑,都非常的不方便。常常为了一篇稿件,跑上几个来回。现在投稿实在是太方便了,电脑邮件、手机微信都能快捷的传递。
现在MP3(音乐文件播放器)我也不用了,因为有了更为方便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让我有了“一机在手,天下拥有!”的感慨。据说植入体内的芯片手机将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那时手机就不用充电了,估计多吃点饭就行。
父亲去世多年了。有一天,我居然梦到在天国的父亲,正用尘世里的智能手机听戏看书。
不过在此“警示”一下大家,智能手机还是少玩点,对“颈椎”不好哦;路上玩手机也不安全的。
新闻推荐
最近《延禧攻略》算是最热门的剧了,好多网友称一口气追了十几集。饰演女主的吴谨言也因为这部剧红了,在此之前吴谨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