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外婆做的酱油饭、炎炎夏日里买一只娃娃头雪糕、和小伙伴跳皮筋抓沙包、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看葫芦娃黑猫警长……说起童年你会想到什么?有太多美好的回忆涌上心来,小时候的日子无忧无虑,聊起童年总是开怀大笑、滔滔不绝。“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我们难忘的童年”,一起来回忆成都人小时候的故事。
曾经,手机电脑电视都还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没有动画片、没有游戏,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孙子兵法》《杨家将》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即使不认识字也可以通过一张张图画看懂故事。刘高出生于1972年,连环画陪伴了他的整个童年,长大后,他在人民中路一段开了一家连环画专卖店,到现在已经经营了21年。这家店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卖书本身,而是成为了连环画爱好者的“阵地”,更是大家回忆童年的地方。
省吃俭用卖牙膏皮
一套《兴唐传》保存至今
刘高的店开在天府广场附近,铺面只有10个平方米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各样的连环画琳琅满目。平时,书店的生意一般,但只要有新书到了,刘高发一个朋友圈,老顾客接二连三就来了,店门口有几把椅子,刘高泡上一壶茶,和大家一聊就是一下午。
店里的连环画基本上都是再版的,原版也有,但都是刘高的宝贝,不卖只“显摆”。“这套80年代的《兴唐传》,一共34本,有几本市面上很难找了,我是收集齐了的,给我好多钱我都不得卖。”刘高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盒子,记者看到,每本书都用塑料纸包得整整齐齐,十分爱惜。“看这个书的时候我还是小学生,这个是连载,两三个月出一本,一本是一角多钱。”刘高说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20多块,可以养活一家人,他一个小孩儿,要凑钱买连环画太不容易了。他省吃俭用,每天的早饭钱都舍不得花,还把家里用剩的牙膏皮收集起来卖,就这么一本一本买齐了《兴唐传》。男孩子都喜欢看打得热闹的书《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这些都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连环画是我们的启蒙书,都是从连环画里面读历史学知识。”刘高告诉记者。
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儿童节,如果表现好,家长就会给点钱。刘高和几个同学会相约到春熙路的新华书店买连环画。坐公交车只要一两分钱,但大家都舍不得,因为一分钱都可以租一本小人书看了。几个小伙伴一起走几公里的路,买到新书之后相互换着看,儿童节的快乐可以持续很久。
《三国演义》有情怀
故事说不完
《三国演义》是再版最多的连环画之一,刘高认为画得最好的是50年代那版,每张图画都是出自大画家手笔,十分精美传神。这个版本后来又重新印刷了很多次,内容相同只是印刷年限不同,刘高店里有的也是后来的版本,“我也曾经想收藏,但一套原版要上百万,实在是买不起。我只有80年代那版的原版,但我觉得没有50年代版画得好。”说起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连环画,刘高还是有些许遗憾。
他拿出一本再版的《桃园结义》给记者展示,书页有些发黄,可见刘高对它的喜爱非同一般,经常拿出来翻看。“你看,翻开第一页就是三个人站到一起,以前很多人没啥文化,不认识字,但一看就晓得,这个黑的肯定就是张飞,拿刀的就是关羽,另外一个就是刘备。”刘高说连环画的魅力就在于此,雅俗共赏,不管文化程度高低,都能看懂,看多了之后,自然就认识了出现频率较高的字,了解了历史故事,可以说是寓教于乐的好教材。
刘高对《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感情很深,小时候看各个人物之间斗智斗勇,别提多带劲了。开始做连环画生意之后,他和全国很多出版社建立联系,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都尽量拿到手。“不光是我们喜欢看《三国演义》,外国人也喜欢。之前出了一个法文版的《三国演义》,简化版只有30本,在欧洲要卖将近100欧元。后来我了解到这个版本是上海一家出版社出的,想了很多办法要到了一批货,放在我店头卖,特别受欢迎。”说起名著,刘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怀旧大本营
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人民中路寸土寸金,刘高的店并不是自己的,屹立市中心21年,凭的就是对连环画的热爱。有人建议刘高开网店,但他拒绝了,一方面是因为货源不多,网上量太大可能供应不上,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对正版的坚持。“网上我看过,有很多盗版书,普通人还不好分辨。我只做实体店,只卖正版。”对刘高而言,赚钱真的是其次,开店就是为了保留内心的童趣,留住一份美好的回忆。
刘高的顾客形形色色,虽然如今做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但说起以前看连环画的日子,距离马上拉近了。“有个大老板,经常都开起豪车来,一次就买几千块钱的书走。还有些普通工薪阶层,挣三四千的工资,但每个月要花一千多来买连环画,这个就是爱好,我们这代人特别有共鸣。”刘高表示。
有收藏价值的连环画价格不菲,但普通的平装书并不昂贵。刘高店里的显眼位置就摆着整套的《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等,这些书一套才100多块钱,好多人都是买给孩子看。刘高的店经过媒体报道有了名气,好多人专程前来寻找童年回忆,当年看小人书的孩子如今都当了家长,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买走连环画,让下一代也感受连环画的乐趣。
■互动话题
小时候看什么
1966年出生的徐女士:我们家是附近第一个有电视机的,是我舅舅自己装的一个黑白电视机,放在院子里,每天有几十个人拿着板凳来看电视。那个时候可以看的节目不多,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国引进片冷酷的心,还有闪闪红星、地道战等等。
1975年出生的陈女士:我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射雕英雄传,真的是万人空巷,每台电视机都在放。我那个时候还小,就跟到爸爸妈妈一起看,剧情不是太懂,但那个场面太热闹了,之后的电视剧再好看都达不到那个效果。
1988年出生的王先生:我们小时候是看动画片,当时出了一批优秀的国产动画片,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等,每次黑猫警长连开四枪,屏幕上打出“请看下集”,我妈就会准时来喊我关电视,做作业。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文/图
新闻推荐
□陈敬刚1993年,由金超群、何家劲等主演的台湾版的第一部古装悬疑系列剧《包青天》,曾经在内地引起收视热潮,被业内称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