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新版《流星花园》正式开播,大量的植入广告、让人尴尬的中二台词、土味儿十足的尬撩现场,果然是槽点满满,各种让人不忍直视。
而很多网友也因此开始怀念曾经的“F4”和那些年的台湾偶像剧。确实,从《流星花园》到《恶作剧之吻》《王子变青蛙》再到后来的《我可能不会爱你》,“台偶”满足了无数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幻想,甚至说给一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青春回忆。
但就像曾经如日中天现如今颓态尽显的港剧一样,近几年让人印象深刻的台剧也是少之又少,那种超级爆款更是几乎再也见不到了。不过最近倒是有一部台剧势头很旺,一播出就被冠上了“2018华语第一神剧”“中国版《黑镜》”等各种响亮名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简称“你的孩子”)
乍一看标题可能有朋友会感觉莫名其妙,甚至有人已经脑补出了“喜当爹”的狗血戏码。
但其实它出自纪伯伦的诗《论孩子》,诗的开头就是这样几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没错,《你的孩子》关注的是亲子关系命题。全剧一共有十集,包括五个小故事。那接下来我们就先从其中一个故事入手,感受一下本剧的特点——《妈妈的遥控器》。
故事开场,片中的妈妈刚刚被迫离婚,面对出轨丈夫在谈判桌上开出的各种条件,她一脸冷漠,沉默半晌之后只狠狠地甩出一句话——“我只要我的儿子”。
就这样,原本做家庭主妇的老妈为了赚钱养家开始出门工作,将儿子小伟抚养长大看着他出人头地也从此成为她唯一的希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对小伟成绩的要求肯定比一般家长还要高,她的口头禅就是大家熟悉的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偏偏上初中的小伟不怎么喜欢学习,成绩也不算太好,跟功课比起来他更喜欢画画。而且因为正值青春期,还有点小叛逆,所以母子俩平时难免有点摩擦。而就在小伟即将初中毕业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彻底被引爆了。
矛盾的起因是“毕业旅行”——苛刻的妈妈一直不满意小伟的成绩,因此不愿意让他和小伙伴们一块毕业旅行,但小伟特别想参加,于是他决定伪造成绩单骗妈妈签字。
结果这点伎俩还是被老妈发现了,想到自己含辛茹苦地付出,她瞬间勃然大怒,不仅直接否决了小伟的旅行计划,还劈头盖脸地抛出了直击灵魂的三连质问——
“你为什么不替妈妈着想一点呢?为什么不争气一点呢?你觉得你可以考上大学么?”
而被骂的小伟也丝毫没有服软、向妈妈承认错误的意思,反而是直接怼回去,说老爸在肯定不会这样。于是当晚母子俩的关系彻底闹僵,小伟觉得妈妈太严厉太不通人情,妈妈则觉得儿子太不听话,不明白自己的一番良苦用心——“妈妈是为你好!”
一个是青春叛逆少年,一个是望子成龙心切的虎妈,如此尖锐的亲子冲突如何缓解呢?
别急,往下看。
就在母子俩吵架的第二天,神奇的事发生了。这天明明该是星期四,但小伟到了学校之后大家都说是星期三。
一开始小伟以为是自己记错了,但慢慢地他发现事情实在邪门——今天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和昨天一模一样,上学的时候会撞到同一个人,坐同一辆出租车,学校里小伙伴们说的都是重复的话,然后考试又一次放榜,他也又一次交给妈妈伪造的成绩单。
这还没完,之后一连几天,小伟似乎被困在了星期三,而每一天他都在重复地经历着同样的事情。如此邪门的情况让小伟一脸懵逼,直到第四个星期三的晚上,老妈终于发话了——“我知道你偷改成绩,如果你再不修正这个错误,你的人生,就会被卡在同一天。”
原来,在母子俩吵架那晚妈妈得到一个神奇的遥控器,父母可以利用它操控孩子的时间。而老妈一次次把时间倒回去就是为了让小伟认识到伪造成绩单的错误——什么时候儿子想想明白了,决定交出原本的成绩单了,她才会把他从“时间牢笼”里放出来。
那面对这样一件“神器”,小伟毫无办法只有乖乖听话。
而小伟妈想要的不正是一个“听话乖巧努力读书”的孩子么?于是我们看到,随后手握遥控器的妈妈开始变着法地“督促”儿子上进:一次上课听不懂没关系,重复听个十次二十次总可以了吧?一次做的不完美也没关系,不断倒带直到做到妈妈满意为止。
没错,这种生活光想想就让人崩溃。而片中小伟也从此陷入痛苦的深渊——他先是失去了宝贵的自由,按照妈妈的安排,连续多天反复上同一节补习班的课;
接着又失去了懵懂美好的爱情——妈妈在发现他早恋之后,二话不说将小伟的时间倒带退回到他和心爱的女孩相遇之前,让彼此相爱的两人形同陌路。
甚至后来崩溃的小伟连想自杀都不行,因为每一次死后妈妈都会按下“倒带键”,让他重新复活继续努力。可以说是真正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然而儿子都已经这样了,片中当妈的依旧执迷不悔,她似乎根本不在乎儿子的感受,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剥夺了儿子的自我人格和所有快乐,她一直觉得是在为儿子好,并且始终认为——“我知道你现在会恨我,但将来,你一定会因此感谢我的。”
而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小伟渐渐产生了心理学中“习得性无助”行为,即面对反复的挫折和惩罚,感觉现实无望而听任摆布。他确实更加听话了,妈妈说什么他做什么,只要妈妈想听,他就会乖乖说出那句“宣言”——“我一定会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让妈妈失望。”
剧情讲到这,应该说这个故事的寓意已经很明显了。它所描绘的是一种极端的、畸形的亲子关系,那个神奇的“遥控器”就象征父母对于子女的过度控制、对子女人生的干涉。而毫无疑问,现实中类似的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从小时候上什么补习班到大学考什么志愿,从交什么样的男票女票到找什么样的工作,有多少父母都在“遥控”孩子的人生?
包括这段时间国内一位男明星的母亲,就因为过度干涉儿子生活、太过强势而遭受舆论的热议,让大家纷纷吐槽不敢嫁给他儿子。
值得一提的是,《黑镜》第四季有一集讲的也是类似的主题。说女主为了自家女儿安全在孩子脑袋里植入了监控芯片,通过系统配备的平板,可以实时监视、控制女儿的视野,还能选择性屏蔽像血腥、色情等不良内容,让女儿只看到一堆马赛克。
后来随着女儿慢慢长大,女主曾一度关掉监控设备,直到有一天女儿很晚没回家,女主又拿平板监视,结果发现女儿正在和男友嗑药、羞羞,于是事后她偷偷在食物里放了避孕药。被发现之后母女俩大吵一架,女儿也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
所以《黑镜》这一集和《妈妈的遥控器》都是关于亲子关系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又都在于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没有将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生命个体来对待。并且呢,两者还都是借助脑洞大开的情节来探讨、反思现实的家庭伦理问题。
而之所以有人把《你的孩子》称为“中国版《黑镜》”,原因之一也正是它的脑洞。但对比起来你会发现,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黑镜》的脑洞基于科幻,每一集尽管很短但世界观的构架都相对完整,围绕“科技与人”这一核心主题,它所提到的现象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家庭、阶级、爱情、婚姻、暴力等等。
《黑镜》第一季第二集中的虚拟空间
不过,《你的孩子》的脑洞则更偏向于奇幻和魔幻,比如在《妈妈的遥控器》中完全没有交代“遥控器”采用了什么黑科技,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让整个世界的时间都陪着儿子一起倒退?
再比如在剧集的第二个故事《猫的孩子》中,设定更加离奇,说成绩不好的高中生男主只要在平行世界杀掉一只猫,在现实世界里成绩就会进步,于是他开始疯狂杀猫。对猫这么不友好的剧情设置,也是气坏了很多观众。
除此之外,相较于《黑镜》的包罗万象,《你的孩子》的主题明显更加集中。它的五个故事讲的几乎都是畸形的家庭环境中扭曲的父爱母爱,以及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控制与绑架。
像《妈妈的遥控器》是遭遇丈夫出轨的单亲妈妈遥控孩子的人生,《猫的孩子》中则是遭受家庭暴力的妈妈将悲剧的原因都归结于孩子成绩太差,自己没把儿子教好。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位妈妈都是将自己的人生悲剧与孩子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最终呈现出一种让人触目惊心的恐怖母爱。
说到这不得不提到本剧每集的片头:一个熟睡的婴儿手上拎着一把锁,突然被黑暗咬掉一口,而黑暗勾勒出的咬痕就像母亲侧脸的轮廓。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诡异的片头
这个婴儿就是《你的孩子》每个故事中不同孩子的统一象征,他们被“锁”在扭曲的亲子关系中,被极端的母爱所吞噬。而本剧最让人觉得可怕的地方就在于——虽然它设定离奇,故事夸张,但却并非完全虚构,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中看到似曾相识的成长经历。
比如《妈妈的遥控器》中那位妈妈说过的很多话,可能很多人都听到过;
比如《猫的孩子》中家族聚会变成大型攀比现场——成绩好的孩子被家长炫耀,不好的在一旁瑟瑟发抖,像“学历很重要,你一定要努力”这种话,估计大家更是从小听到大。
所以《你的孩子》虽然格局要比《黑镜》小很多,但它关注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它所讲述的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悲剧,就是当下正在上演的沉重现实,就是一个个鲜活形象的人生悲剧——我这个人这辈子没什么大成就,就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点成就。
而藉由片中极端情境下一个个孩子的痛苦遭遇,创作者无非是想提醒家长,望子成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最起码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关怀去体谅。就像导演提到本剧创作初衷时说的——现在大家都不去呵护孩子的心理,他们恐惧什么?渴望什么?
总之,《你的孩子》肯定比不上《黑镜》有趣深刻,神剧更称不上,但它的内容真的值得每一个人反思并警醒,特别是对于已然长大未来要做父母的我们来说,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很多痛苦或许无法逆转,但我们依然可以决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下一代。
不说做到绝对开明,至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别忘了纪伯伦诗中这样几句——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新闻推荐
杨幂作为《扶摇》的女主角,这一次的表演依旧是可圈可点,粉丝们也很想喜欢杨幂这一次塑造的角色,也是因为如此,所以刚刚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