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泽 本报记者 方盼亮
“以往一到夏季发大水,这里的河岸就常被冲毁,庄稼跟着遭殃,挡土墙建好可以有效防止河岸塌方,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还可以方便下游的农业企业用水。”5月23日,在义安区天门镇考涧村,天门镇农综站相关负责人指着正在回填土方的草棚撇洪沟对记者说道。
考涧村草棚撇洪沟挡土墙是义安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去年以来,义安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为重点,投资约1132万元,持续推进该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
“建设项目主要实施地点在天门镇考涧村和金塔村、顺安镇金港村、钟鸣镇新联村,可解决约10000亩耕地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配套问题。”义安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计划修建沟渠衬砌10条,长度3.73千米;清淤开挖沟渠9条,长度4.49千米;整治塘坝8口;新建灌溉站1座、农用桥8座、控制闸6座、拦水堰3座、各类涵闸斗门、放水口共计32座、各类过路涵洞54座、量水设施4座;改造排涝站1座。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的实施,不仅给农田灌溉和群众生活用水带来了便利,也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天门镇金塔村前曹组的一方水塘原本久未清理,淤泥深厚。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对水塘进行了清淤,还修建了护砌。“以前塘里的水浑得很,都不敢用,现在水清多了,我们都到这洗菜洗衣。”正在水塘里洗衣的村民胡美月老人笑着说。“不仅水清了,蓄水也增多,能够满足80余亩水稻的灌溉用水。”天门镇农综站相关负责人补充说。
同样的是在前曹组,新开挖的一条1000米沟渠不仅可以有效灌溉附近200余亩的农田,还为这里的企业带来了便利。“我们是一家中药材种植企业,对灌溉要求高,这条新开挖的沟渠让我们用水更加方便了。”沟渠旁的梦思康产业园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的‘毛细血管’,建设好、维护好小型水利工程,事关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我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多、积累问题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是基础设施中的短板,这也成为制约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义安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完成,义安区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重点在清除淤泥、扩大水体容量、沟通水系、提高灌排能力、改善水质上严格把关,强化对塘坝沟渠清淤整治项目的现场监督,切实做好标准、督查、措施和考评“四到位”,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同时还注重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将水利工程与全区水管体制改革、乡村公共运维服务改革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制定水利设施权属划分方案,着力破解管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机制不全等问题,使农田水利工程“有人管,能管好”。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各项工程都已基本完工。义安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继续把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不断完善“小农水”各项设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新闻推荐
糟啦,糟啦,马上就要迟到啦,快点,快点,再快一点……我向着教室大跨步地奔去,时不时看看手表,此刻时间真是飞快,我不禁感觉表上的分...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