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姚长生 记者 钟灏)飞速运转的缝纫机,“沙沙”作响的剪裁声……近日,在义安区东联镇毛桥街道郜娟兰家中,宽阔的客厅摆放着四台缝纫机,一派热火朝天的开工场景映入记者眼帘。女主人郜娟兰忙着缝合、剪线、换料,“我做的是小孩子穿的纱裙,现在这类服装比较畅销,市场需求量大。”
不一会,郜娟兰便完成了纱裙的制作,“我从工厂那边拿来半成品的衣服,然后进行裁剪、缝合等,完成衣服的制作,每件衣服收取一定的加工费。”言谈中记者了解到郜娟兰曾经在湖州务工,导致她的两个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而如今,她不用外出打工,人在家中便能通过接服装订单轻松赚钱,这样的生活对于郜娟兰而言,着实是无比踏实滋润。“我的订单有本地的服装企业,也有外地的像湖州的企业。现在每天在家制衣既可以养家,又可以照顾到小孩,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在东联镇,像郜娟兰一样曾在外务工最终选择回乡通过加工服装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今年50岁的老裁缝姚维亮也是其中一员。“我常年在外打工,现在自己年龄大了,父母也老了,回来可以更好地照顾老人。”姚维亮介绍说,如今他一年到头都有活做,收入也很可观。
曾经,外出务工是很多村民挣钱的主要途径,东联镇有不少村民前往外地服装、箱包厂等企业打工。然而伴随着义安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多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越来越多在外地打工的群众产生了回家乡办厂发展的念头。东联镇党委政府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契机,通过及时提供信息、组织协调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如今,服装产业已经成为推进东联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服装产业生产环节多,用工量大,因此不少企业便将部分业务外包出去,降低生产成本。于是,“公司+农户”的模式成为不少服装企业的生产方式,同时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家门口的“上班族”也成为东联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者了解到,服装企业外包除了加工半成品这类技术要求较高的业务之外,也有像剪线头等简单的手工活。在东联镇莲湖村曹大娘就通过接这类业务赚钱补贴家用。“服装厂把衣服运来,我们帮着剪掉多余的线头后,服装厂再派车过来运走,不用我们烦神的。”曹大娘说到。
服装企业“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已经成为东联镇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方式。据了解,截至目前,全镇已有约300户农民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就业增收。东联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服装企业“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双赢”,既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敬爱的刘老师您好!时光如梭,一转眼,六年快要过去了,临近小学毕业之际,我想给您写一封信,来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感谢您在这六年...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