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竹青
3月12日上午,在钟鸣镇中心学校科普室内,老师正带领四年级的学生们进行“反冲小车”科学实验,学生们自己动手,相互协作,在实验中学习掌握科学原理。
虽然钟鸣镇中心学校是一所远离城市的偏远乡村学校,但是学校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有专门的科普室,成立了科普教育社团,从中心小学到管理的几个教学点,数百名学生都加入社团,每学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主题科学实践活动,每周都会上一节科技实践课。
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起步于2013年,当时,学校没有任何设备,也没有专业教师,但是校长章彬认为,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更需要走出去,多实践,多钻研。当年,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学校仅组织了一个班级20多名学生开展“工业对环境污染的调查”科技实践活动,“没想到学生老师都有浓厚的兴趣,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走访调查,做实验,写报告,当年就获得了全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章彬介绍,自此学校形成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2013年以来,该校教师带领学生们开展了14项科技实践活动,老师们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们走街串巷,调查舌尖上的浪费,感受高铁的神奇,领略凤丹的娇媚,思考家乡的环境与未来,12项获得省级奖项,2项获得市级奖项。
钟鸣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高金根告诉记者,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给学校带来的远不止这些奖项,“非科班出身的指导老师先自己学习再指导学生,促进了教师成长;学生更懂团结协作,更爱钻研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中融合物理、生物、数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拓展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多年的实践经验,验证了科技创新对学生、学校甚至家庭社会的正面影响,该校六年级学生张贤娜告诉记者:“科学实践活动让我爱上了思考,看到废旧的物品会研究怎么把它们变废为宝再利用,看到机器运转会思索它们的运行原理……”四年级学生舒航说:“很多知识课堂上难以理解,但通过科学实践你会茅塞顿开。”高金根表示,不仅如此,科学创新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校开展的‘变废为宝’、‘节约纸张从我做起’、‘舌尖上的浪费’等系列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懂得重视环保的重要性。”而学校还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学生把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父母、亲人,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氛围。
新闻推荐
3月10日,在义安区顺安镇苗木市场上,当地农民在销售苗木。连日来,铜陵市气温逐步升高,春回大地,又到了苗木栽培的好时节,城乡各...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