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教室里,邢应来在为三个孩子上数学课。
在操场奔跑蹦跳是三个孩子课间最常见的娱乐方式。
章传发老师在辅导学生作业。
本报讯(记者 方盼亮 陈燕飞 文/图)义安区新桥先进教学点,这里是全市学生数最少的一处教学点,整个教学点只有3名学生、2名老师。2月20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记者来到这处教学点,了解这2位老师和这3名学生的开学第一课。
上午8时,先进教学点传出孩子们的读书声。在寂静的乡村,孩子们的读书声显得清晰响亮。
上午的第一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邢应来带着一个旧纸盒和一个奶粉罐走进教室,这是他用了多年的教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图形。这是长方形,是个图形,看得见,摸不着;这是长方体,可以摸得到,你们看看这个是什么?”邢应来举起手中简陋的旧纸盒。
“这是长方体。”三个孩子争先恐后地答道。
“对,这是长方体,由很多长方形组成。”……显得空荡荡的教室内,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在教室里响起了回声。
40分钟之后,下课铃声响起,3个孩子没有去教室外玩耍,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写写画画。章传发老师看着有些着急,催促着他们去操场玩一玩。教学楼前的操场杂草丛生,操场上的水泥乒乓球台是3个孩子课间最喜欢玩的地方。章传发告诉记者:“学校设施简陋,没有适合这些孩子锻炼玩耍场所,孩子们又缺少玩伴,孤单得很。”章传发的话也是三个孩子的心声。8岁的罗芷蕴在回到教室前对记者说:“不管上课下课,就我们三个人,也想和其他学校的小朋友一样,每天都有很多人一起玩。”
先进教学点有一座三层楼的教学楼,有6间教室,但大部分房间门窗紧闭,一间教室和一间教师办公室是师生常用的空间。这处教学点目前只有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55岁的邢应来和61岁的章传发是教学点的老师,而章传发是今年1月份退休后返聘回来的,罗紫萱、罗芷蕴和罗明辉是全校仅有的3名学生。“这3个孩子都是附近村的留守儿童。”章传发说,这也是近几年来教学点学生最少的一届了。
由于乡村教学点学生陆续减少,每一门学科都安排专门的老师教也并不现实。尽管只有3个学生,但是课一节也不能落下。在这里,教学任务与其他学校不一样。邢应来教数学、体育、科学,还负责在线课堂,章传发教语文、道德法制和手工。每周30节课,邢应来和章传发各上15节课。不过由于年龄大,一些课邢应来和章传发教起来还是有些吃力。
“别看学校现在冷冷清清的,这里也热闹过。”在学校教了16年书的邢应来说,学校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最高峰的时候有两三百名在校学生,可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大部分家长将孩子送到市里、县城、集镇小学就读,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学校生源逐年减少。“2003年我刚到这里教书的时候,学生就开始减少,2010年锐减,全校不到100人在校,去年学生数降到了个位数。”十几年来,邢应来眼见着学校从小学更名为教学点。
如今,虽然教学点的学生一再减少,但这里的两位老师对于教学点的教学要求并没有丝毫放松。“哪怕只有一名学生,我们也要上好每一堂课。”邢应来深情地说道。
新闻推荐
早晨,太阳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露出了红彤彤的脸颊,我显得异常兴奋。因为姑姑要带我去浙江师范大学参观游览!终于到...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