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强村富民的产业,更需要有一批有农业情怀和创业梦想的乡村振兴人才。在铜陵这片山水相依的大地上,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用知识发展新农业、用智慧建设新农村、用真情服务新农民。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带您走进一批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分享他们如何在广袤田野里,耕耘自己的创业梦。
■ 樊晓明 本报记者 陈燕飞
大学毕业后,怀揣乡村情怀的黄义灯毅然决定创业,自始至终都将眼光和梦想安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如今,他的公司连续2年被评选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现代化的农业为基础,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这是他奋斗的梦想,也是他所认为的农村农业未来振兴的希望。
大学毕业生去养羊
1989年出生的黄义灯老家在淮南,9岁随家人来到铜陵。出生在农村的他,对乡村怀着特别的情怀。2008年,黄义灯从安徽体育学院大专毕业,在铜陵一家体育培训中心打工。但一直怀揣创业梦的他并不满足于上班,“我总觉得人生梦想没有完成,有所欠缺。”
有一天,黄义灯在电视上看到了养殖南江黄羊效益可观,他一夜未眠。第二天,他辞掉工作,背着家人,独自一人自费到四川省学习黄羊饲养管理、防病治病、配种育苗、屠宰深加工等方面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2009年,黄义灯顶着父母反对的压力,在义安区天门镇蟠龙村从租地建羊场开始起步,筹建铜陵新梦想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从此开始创业生涯。
可是第一批种羊运到羊场后,10天就病死了20只。“当时我的内心特别痛苦,也体会到了父母反对我从事养殖业的原因了。”尽管如此,黄义灯没有灰心,经过四处求教和一段时间的对症下药,羊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不过还是损失了50只种羊,“这次经历给我上了一堂很生动的课,做什么都不简单。”
养羊的那几年,黄义灯笑着说,他几乎就成了放羊娃,白天赶着羊在大山里吃草,晚上就睡在羊圈旁的小棚子里。有一次,十几只羊丢了,他一个人在山上跑了3天找羊。
随着羊场的不断发展,羊场从最初的150头种羊发展到600头羊群。然而,对于一个小养殖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价格上的话语权。3年的养殖,黄义灯亏了30万元,他的羊场也无奈关闭。
创业踏出的第一步以失败告终,黄义灯并不讳言,“这次失败给了我经验和教训,我发现搞农业不能只靠一条腿走路,必须要三产融合才能长久走下去。”
转型农产品服务
初尝创业苦果,黄义灯没有放弃深耕农村农业的梦想,他说:“农业在我国还属于一片蓝海,我觉得农业创业有前景。”
因为卖羊难,黄义灯开车去江苏和浙江找销路,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大的冷库和交易市场,发现了冷库、冷链物流对农产品的保鲜和市场服务是多么的重要,而铜陵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冷库和冷链物流企业,整个安徽规模较大的也只有合肥,他决定将创业方向转向农产品服务。
回铜后,黄义灯和家人商议投资建设冷库和加工厂的事情,再次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在他的坚持下,最终争取到父母对于在农业循环园区买地并建厂的资金支持。冷库是个高投入的行业,在设备安装到90%的时候,因为资金的缺口差点让项目倒闭。最后,母亲将房产证交给他抵押贷款。
黄义灯说,自己反思过,后悔过,但是,还是抹不掉内心想在农业做一番事业的决心, “我每天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梦想就在前面。”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出一份力
2015年,公司正式投产。现在公司拥有一整套的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了农产品原材料采购、仓储、加工、冷链物流到贸易全产业链。服务市场从安徽辐射到江苏、上海等城市。公司也成为皖中南地区农产品冷链龙头企业,连续2年被评选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皖中南冷冻农产品配送市场占有率达60%。
黄义灯说,他将带领团队,以农产品贸易、农产品加工为主,开拓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构建全产业链模式,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走专一化道路。同时拓展销售渠道,增强品牌意识,延伸产业链,壮大企业,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出一份力。
在黄义灯看来,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他希望更多有情怀的年轻人扎根在乡村的沃土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诗学记者盛向锋)12月7日,铜陵市出现了降雪天气。可是,义安区五松镇的一居民家中却出现了火情。接到消息后,民警和消...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