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铜娃说耒耜》动画电影。小记者们在认真阅读科普知识读本。进行餐前训导。动手拼装农具模型。小记者们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
有趣的耒耜文化
一天早上,我来到了小记者工作室,我们将要去参加“弘扬中国耒耜文化”的活动。
耒耜?没听过。刚刚看到这两个字时,我吓了一大跳。“耒?”我的嘴张大成“喔”形:“这该怎么读呢?”
我赶紧去查字典,才知道耒耜的标准读音是:lěisì。
我们很快上了车。在车上,大军叔叔给我们讲解了有关耒耜的知识,我才明白耒耜是古代传统农具的统称,赶紧拿笔记了下来。
一路上,绿树如茵、群山环绕,加上早上的蒙蒙细雨,路边美得好似仙境一般,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很快,耒耜文化有限公司几个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们下了车,按照个子高矮排好队,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演播厅。
首先是几位领导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我们最期待的《铜娃说耒耜》开播了。这个影片主要讲的是一个叫做乐乐的小男孩儿,他浪费粮食,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倒在院子里的草地上,盼望着能够不劳而获。于是童童和玲玲便使用法术进入他的梦境,在梦中,乐乐认识了“耒耜六兄弟”,还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
看完了精彩的动画电影,到了令人激动的有奖问答环节。主持人总共问了六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春种一粒粟”的下一句是什么,我瞬间想到了答案,高举起右手,回答道:“秋收万颗子!”主持人宣布回答正确,我赢得了一个特别精致的粉色袋子,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本子、笔和橡皮,简直是个大大的惊喜。
接下来,我们还看了另一部动画电影《铜娃说循环》。童童在梦中遇到一个大怪兽,它的名字叫污染,解睿爷爷掐指一算,算到确有此物,于是他就派童童和玲玲去抓住大怪兽。经过童童和玲玲的观察,才知道污染已经被铜陵人用垃圾循环再利用的方式消灭了。
通过这部动画电影,我明白了,要想真正减轻直至消灭污染,就得从我做起,不乱丢垃圾,将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各种资源,让我们的铜都越发美丽。
最后,我们到生产车间制作农具工艺品,有风扇车和耖等,这些工艺品的原材料都是木头,它们很迷你,是真正农具的缩小版,只有巴掌大,但是一看上去就特别惹人喜爱,简直令人爱不释手。
我们制作好的这些只是半成品,还需要巧手叔叔们的精心加工、打磨,才能出售、使用。他们用智慧和辛劳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真了不起!
这次活动我认识了犁、耙、耖、水车、风扇车、禾桶等传统农具,还亲手拼装了它们的模型,既有趣,又很有意义。我们应该多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把它们发扬光大。
市长江路小学校园小记者丁果
“耒”与“耜”的碰撞
“耒”是原始农业中的一种重要农具,可以在土地上戳出洞穴,以便播种。“耜”也是一种原始独立的农具,主要功能是挖土,掘土。“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这两个汉字看似寓意并不深刻,可是聚合起来却开启了一个新的农业时代。它们是中华民族先人们的智慧结晶,开创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也造就了我们这个文明古国。
这一天,我们小记者们就前往了耒耜文化有限公司,去一探究竟这神奇的耒耜文化。雨雾蒙蒙,一路上细雨飘飞,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期待。这天是《铜娃说耒耜》的首映式,我们带着满怀的迫切期待着动漫片的开始。到了会场,我们有序地坐下,开始观看。
《铜娃说耒耜》讲的是一个叫乐乐的男孩不珍惜粮食,随意把米饭倒在院子里。童童和玲玲见他浪费粮食,很生气,又因为他没有真正意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于是喊来农耕“六兄弟”,分别是犁、耖、耙、水车、风扇车、禾桶,让它们向乐乐展示农民伯伯春种秋收的全过程,让乐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看了这个小短片,我更加了解农耕器具。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商朝,以翻土、松土为主功能。它长得像一只小船,当要播种时,农民伯伯就要用它松土,在泥土的海洋中航行。耖和犁、耙一样用牛牵引,它在宋代时被发明,那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序的犁、耙、耖水田耕作体系。水车是一种大型的农耕器具,它的制造者是宋代的毕岚。水车从河中汲取水来,源源不断地将水送进地里。
看了这个小短片,我还非常详细地知道了农耕的步骤。要先用犁、耙和耖犁地,这需要农民伯伯辛苦地劳作。我看到农民牵着牛,犁着地,非常辛苦。当地里干涸时,农民伯伯开始抽动水车。当麦子收获时,农民伯伯就将长长的稻穗放进禾桶里打。禾桶可以脱粒储存,将米粒取出来。可是经过这样的加工,仍然不能食用,因为大米外有一层糠秕不能吃。这时,风扇车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风扇车就是将大米和糠秕分开的用具。通过这层层工序,我们食用的大米才真正加工完毕。原来,一粒米是这么来之不易!
有句话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啊,农民伯伯为了耕地如此辛苦,我们真不应该浪费粮食!纵观农民耕地的全过程,每一项都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从犁地开始,一粒米的旅行如此曲折崎岖,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怎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为了这些粮食起早摸黑地工作,怎能不让我们敬佩?
铜陵师范附小校园小记者胡子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上个星期六,我们校园小记者一起乘车前往钟鸣镇的耒耜文化有限公司参观,并观赏动画电影《铜娃说耒耜》的首映式。
车外秋雨瑟瑟,细碎的雨滴落在窗户上,车内小记者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大家聊着天,快乐极了。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的车子终于到达耒耜文化有限公司的大门前,工作人员热情地站在门外迎接我们。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来到室内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盖着红布的电子屏,透过红布隐约看到《铜娃说耒耜》首映式几个大字。动画电影10点准时放映,电影里围绕耒耜文化这个主题,把“犁、耙、禾桶、水车、风扇车、耖”这六种传统农耕农具变成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粒种子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艰辛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含义。
看完后,主持人围绕动画片的内容开展了知识小问答,小记者们都踊跃举手。当一个个问题被大家答出时,我们都很开心。
之后,我们又去了制作车间,了解到了微型农具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工作人员用一些非常精良的红木,经过打磨、加工,做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微型农具。随后我们还有幸参与制作了微型农具,小记者们有的在努力把小部件拼装起来,有的则拿着小木锤敲敲打打……整个操作间里充盈着木锤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小记者们快乐的欢笑声。
午饭前,大军叔叔给我们做了餐前训导。“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这响亮的诵读声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珍爱粮食不浪费,珍惜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成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粮食呢?
市田家炳小学校园小记者章睿琦
感受耒耜的魅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我参观耒耜文化有限公司后留在心底的两句话。
星期六的早晨,绵绵秋雨下个不停,但这丝毫改变不了我快乐的心情。我穿戴好小记者装备,匆匆赶往铜陵日报社。不一会儿,大巴载着我们四五十名小记者驶出城外。雨还在下,透过车窗,隐约看见初秋的田野和朦胧的青山,它们在细雨中显得格外美丽。近一个小时车程后,我们到达位于义安区钟鸣镇的耒耜文化有限公司。
一扇巨大的彩虹门迎接我们的到来。不一会,我们就全部坐在大厅里,开始观看动画电影《铜娃说耒耜》。动画电影通过铜娃童童、玲玲和爱剩饭剩菜的小朋友乐乐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古代劳动人民如何发明创造农具以及春耕秋收的全过程。看完电影,我不仅认识了耒耜,更意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耒耜是古代对农具的统称,它主要包括犁、耖、耙、禾桶、风扇车、水车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这些精美实用的农具,繁荣了农耕文化,推动了历史发展,真是了不起啊!电影中满头大汗的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辛勤劳作,为了让我们吃饱饭,再热再累他们也不叫一声苦。粮食是多么珍贵,我们一粒也不能浪费。
看完电影,我们来到农具组装车间。耒耜文化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缩微版的农具。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学习组装各种农具。我组装的是“犁”。我先将一块长约十厘米、厚约一厘米,形状像“个”字的棕黄色木板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小铁锤把一根小木条轻轻地敲进木板上面的小孔里,再将“弓”字形的犁背安装在小木条的上部,最后插上尾部的把手,犁就基本组装完成了。我高高兴兴地拿起自己的作品,欣赏一番,又拍照留念。我还不知道这犁是做什么用的呢,看见一名工作人员,我赶忙拿起自己做的犁去问个明白。工作人员边演示边说:“犁是在牛的拉力下松土的一种农具。”我仿佛看见蒙蒙细雨中,田野里的一头牛正在前方拉着犁,农民伯伯在后面手扶犁的把手,泥土在犁头上下翻飞……
参观活动结束了。作为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孩子,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农具,认识耒耜,不仅感受到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刻地领悟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校园小记者章若溪
体验传统耒耜文化
同学们,你们知道帮助农民伯伯春种秋收的农耕器具是什么吗?也许你会回答镰刀、锄头等工具。当然没错,但是最主要的传统农耕器具还包括犁、耙、水车、风扇车、耖、禾桶这六种。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哈哈,我可是有幸参加了一次铜陵日报社小记者“晴耕雨读”活动,体验了农耕器具制作,了解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并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呢!
背上小包、穿上马甲,我揣着一颗怦怦跳的心,登上了大巴。车刚开出没一会儿,便听到大军叔叔娓娓道来:“耒耜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智慧结晶……”
大巴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位于钟鸣镇的耒耜文化有限公司。
我们依次进入会场,先是观赏了国内首部关于耒耜文化的动画电影《铜娃说耒耜》首映,认识和了解了犁、耙、水车、风扇车、耖、禾桶这些农耕器具的故事和作用。当影片播放到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才将粮食种出时,我心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原来我们平时吃的香喷喷的白米饭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我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再也不挑食、随意浪费粮食了!”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农耕器具,还亲自动手使用了这些农耕器具。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那便是自己动手制作和拼装微缩农具了。我先将一块三角形的木块放在板上,再将一块长方形的木条搭好,用锤子将木条钉牢,很快,犁的雏形就完成了。接着,师傅又给了我一架风扇车。我左看右看,终于找到了它的接口,随即抓了一大把木片,一片片地从接口处塞进去,不一会儿,一架风扇车就这样完工了。望着亲手制作的犁和风扇车模型,我的心里别提多美了!
我认为,发展科技应当与怀念经典共同出发。我们要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发扬光大,与现代科技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这才是最好的做法!
市人民小学校园小记者曹皓阳
神秘的耒耜
一看到“耒耜”这两个字,很多人都不认识。“耒耜”就是古代的一种翻土的农具,耜用于起土,耒是耜上的弯木柄。
上个星期六早上8点半,我们50名小记者冒着雨来到报社集合,因为我们要去耒耜文化有限公司参加全国科普日铜都动漫行活动,观看全国首部耒耜动画电影首映式,还可以亲手体验农耕器具制作。神秘的耒耜,我终于可以见到你啦!
在大军叔叔和静静姐姐的带领下,我们乘车来到钟鸣镇。一下车就看到热情的叔叔阿姨们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我们走进公司的大厅,10点钟,首映式开始了。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动画电影《铜娃说耒耜》,电影讲的是一个名叫乐乐的同学,他不想吃饭,偷偷地把米饭倒在树底下,不巧正好被童童和玲玲看见了,童童和玲玲批评乐乐浪费粮食。乐乐辩解道,说他这样做是想要种出更多米来。于是,童童和玲玲晚上让乐乐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被长相奇怪六兄弟抓了起来,乐乐害怕极了,这时,谢睿爷爷带着童童和玲玲一起来救乐乐,并对他说:“你可别小瞧这六兄弟。这六个兄弟可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也是农民伯伯种地时的好帮手。”谢睿爷爷还给乐乐他们介绍,这六个农耕器具犁、耙、耖、水车、禾桶、风扇车的故事和作用。每件农具都非常厉害,功能非常强大,大大节省了农民伯伯们的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我真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他们多么聪明啊!创造这么多了不起的农具。每件农具的功能都很强大,真是太神奇了!看完了《铜娃说耒耜》《铜娃说循环》两部精彩的动画电影后,有趣的科普知识抢答开始了,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现场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很多小伙伴们答对问题还获得了小奖品呢!接着,我们走进生产车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组装农耕器具模型,大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型,每个都非常的漂亮精致,让人爱不释手。大家纷纷捧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成果拍照留念。
时间过得真快,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餐前训导更让我们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刻含义,我们大口大口地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生怕浪费一粒粮食。
这天的活动结束了,我不仅学习了中国传统耒耜文化和农耕文化,还认识了农耕器具六兄弟。我知道了一颗粮食要经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漫长过程。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发明一些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市金口岭小学校园小记者方涵玥
本版照片均由小记者工作室提供
新闻推荐
在2016年度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中义安区获优秀等次
本报讯(陈震陈润泽)9月中旬,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公布2016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等次结果。在全省105个县(市、区)中,铜陵市义安区获得优秀...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