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俊年
清末民初时期,在铜陵县的大通镇上,盛行着一种“乞丐宴”的风俗,因其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济贫帮穷的成分,一直持续到解放之后才逐渐地消失。
清末民初时期。铜陵县的大通镇上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商店字号不下两千余家,人口有八万之多,是安徽的四大名镇(安庆、芜湖、蚌埠、大通)之一,素有“皖南小上海”之美称。
凡是热闹繁华的地方,就会有乞丐出现:逃荒的、要饭的,还有捡破烂的,这些人终日地在城镇里以乞讨为生。那时候大通镇上的乞丐们有两大特点:一是划地区作业,他们按照来自不同的地区结为“帮”,如:枞阳帮、无为帮、青阳帮和江西帮等,他们只在“属于”自己的地盘上乞讨,从不越界;二是他们从来都是规规矩矩地乞讨,从不做那些偷鸡摸狗、伤天害理之事。所以大通镇上的老百姓们对这些乞丐们都有一份同情心,凡是能施舍一点人家也总不吝啬;有的大商号里的老板们还经常地找一些杂活,如扫地、劈柴、挑水、打扫卫生一类的事情让乞丐们干,向他们多施舍一些。
每当镇上有谁家结婚办喜事,或是大的商店开张庆典礼,这是乞丐们最高兴的时候,也是乞丐们最忙碌的时候。办喜事或开张庆典往往就会有一些杂事需要别人帮忙,例如打扫卫生,粉刷房屋,搬搬抬抬之类的活儿。这时候乞丐们便会主动地找上门来,主人们一般都不会拒绝他们,他们也都会干得非常卖力,又认真负责。事情干完之后,他们不会索要半点报酬就会默默地离开。等到这家人家办喜事或是开张庆典的那一天,这些乞丐们便会得到主人的邀请参加宴会。这宴会不论是在家里筹办还是在饭店里举行,都要为这些曾经为他家出过力流过汗的乞丐们准备几桌,其规格、档次、烟酒菜肴的数量与所有的酒席均无两样,但就是有一点不同这处:乞人们的餐桌不和大家的餐桌放在一起。赴宴的那天,乞求们都要洗头、洗澡、刮胡子,还要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这些乞丐们不用送礼能受到如此的款待,心里都特别高兴,也和大家一样猜拳行令,开怀畅饮;一些乞丐们还在宴席上讲上几句吉利的话语,还有些乞丐们还唱上几段喜庆的小调,更增添了热闹喜庆的气氛。
宴会过后,宾客们都陆续离去了,只有那些乞丐们还没走,他们都主动地留了下来,帮助主人们打扫“战场”,做一些收收捡捡之类的事情,主人还会将剩余的饭菜、烟酒等分一些给他们,主、乞双方皆大欢喜。
后来,乞丐宴又从城里流传到了乡下,并由单一的喜庆乞丐宴变成了喜庆、丧葬之事都设乞丐宴。如谁家做丧事,四周的乞丐们便都来帮忙。出殡的那一天,那些哭得死去活来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水,呼天喊地的人,往往不是死者的亲属们,而是那些前来参加乞丐宴的乞丐们。
新闻推荐
保持先进位次 争取更好成绩古亚伟督查义安区五松镇计生工作并提出要求
本报讯(记者方文婷)9月25日下午,市政协主席古亚伟前往义安区五松镇,就今年以来计划生育工作总体情况开展督查。市政协秘书长侯化林等参加督查。2017统计年度内,义安区五松镇已出生婴儿总数305...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