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城区蓝天碧水、绿树掩映、高楼林立、景色怡人。几年来,义安区不断加大城区建设投入,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建设大大提升,极大地优化了市民生活环境。梅建广摄
通过加快推进城区主次干道提质改造,义安区通畅功能大幅提升,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梅建广 摄
“三线三边三小”整治成效明显。整治后的朱永路(东联段)环境卫生整治干净,绿化美观漂亮。梅建广 摄
东部城区道路纵横、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今年以来,东部城区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档次,实现城市绿化美化与文明城市创建“双结合、双促进”。
规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创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小区建设成核心价值观示范小区,既美化了小区环境,又提升了居民的道德风尚。
城乡统筹共推进一城两地齐发力
加大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力度,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核心提示
今年4月份,义安区在文明创建工作暨移风易俗推进会上,确定了今年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即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条主线”,聚焦文明程度、城乡环境、社会风尚、市民素质“四项重点”,着力推进“十二项工作”,全面实现城市品质、管理水平、乡风文明、道德建设“四大提升”,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氛围。
在继续完善长效常态创建机制的同时,义安区不断精准发力,高位推进创建工作、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度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从始至终走进群众心里、融入到百姓生活,让创建成果真正惠及民生,把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变成人民群众享受创建成果的过程,让百姓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
聚焦短板抓创建落细落小落实落地
今年以来,义安区聚焦文明创建薄弱环节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把文明创建工作真正落细落小落实落地,确保了市容环境的整洁有序,整个义安区的环境展现出更加美丽的新姿。
6月份以来,义安区重点开展“三线三边三小”、公益广告宣传、农贸市场、市容环境、社区小区建设、“牛皮癣”、交通秩序、“僵尸车”等8个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更换更新各类公益广告4100余块,增加铜陵自创公益广告850余块;城区主干道的核心价值观铁雕景观建设已完成;排查拖移道路边、居民小区“僵尸车”124台;补植增植花草苗木10500余平方米,修复城区内市政道路沥青6000平方米、人行道板1800平方米,修复更换路牙石1000多米;城区所有建筑、拆迁工地围挡设置及公益广告刊登达100%;完成城南中心农贸市场、城北农贸市场墙面及墙顶17000平方米粉刷;城北市场活禽销售区、牡丹城市场水产区和活禽销售区进行通风设备改造和排水设备改造;完成城区2项“店招提升工程”,拆除城区破损广告牌149块,规范店外经营1180余次;完成各居民小区基础设施维护更新及停车位划线;交通路口全面实行文明交通劝导,主次干道交通标识线全面刷新,城区及重点道路沿线电子监控设备全面检修到位。
义安区不断巩固提升创建工作成果,使市民们亲身体会到:市容环境变“美”了,交通秩序变“顺”了,老旧小区变“新”了,生活环境变“净”了。
突出重点抓创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今年以来,义安区按照“一城两地”总体战略部署,扎实做好五松城区、东部城区的文明创建工作,严格做到同标准、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通过突出重点抓创建,使城区与乡镇的创建工作实现了同频共振,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顺安河滨河景观生态工程和临津公园南湖改造项目的完工,为市民增添了休闲观景的好去处;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成,方便了东部城区居民的就医问诊;实施山城大道等主干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启动玉带河水系综合整治……一件件好事实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义安区继续秉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的理念,不断加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坚持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东部城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品位、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义安区围绕“魅力新城”建设,加速东部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构建市区、城区、园区路网互联互通大格局,加快推动学校、医院、公共场馆等一批社会事业设施建设。义安区在五松城区的部分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工程,使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全面提升。
义安区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对标文明村镇等考核要求,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巩固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成果,已完成钟鸣、东联、老洲等乡镇建成区整治任务。同时,该区还常态开展校园周边流动摊点、“三无食品”、交通安全等联合整治行动。加大对门头店招、流动摊点、僵尸车、小广告、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处的集中整治力度,加大爱国卫生宣传,提升日常创建管理水平。
创新载体抓创建文明成风道德助力
义安区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突出位置,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大力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不断增强市民综合素质。
义安区在公共广场、窗口单位以及天井小镇、凤凰山景区、永泉农庄等景区景点,对核心价值观、文明旅游等公益广告进行提档更新,全年新改造小区、道路、公园、广场等地核心价值观雕塑展示达100%。在美丽乡村所在村全面开展核心价值主题广场建设,注重发挥农村文化墙的载体育人作用,广泛普及核心价值观;在城区创新开展以孝道、邻里、关爱未成年人、居民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楼道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义安”、“践行价值观·唱响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征文等活动。
义安区立足崇德尚善,深化“好人义安”建设、“德润义安”建设、“信用义安”建设,持续推进“五推荐五评选”身边好人活动,注重讲好身边好人故事,巩固道德讲堂、流动好人馆等载体功能,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基层巡讲,流动好人馆基层巡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情景剧基层巡演等活动。精准实施乡风文明,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的作用,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组织,研究制定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惩戒措施等,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促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创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信贷工程”,“以道德作担保、以诚信作抵押”,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23户,授信额度500万元,发放农户诚信贷款230万元。注册志愿者达9700人,十八大以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200多次,参与志愿活动人次达5万人次。
形成常态抓创建
确保成效实在又“时在”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义安区推进落实区级领导创建包保制、落实整改责任制、督查问责制,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确保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效不仅实在而且“时在”。
义安区着眼长效常态,建立健全文明创建工作长效管理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市委、市政府领导督查发现的问题和市双创办督查通报的问题,及时召开整改推进会,研究解决办法,明确整治时间,跟踪督查销号,使文明创建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6月下旬以来,该区共处理市领导现场督查交办问题26个,整改到位26个;处理市双创办及驻区创建督查组交办问题42个,整改到位36个。同时,义安区还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区领导和区直单位包保创建活动,所有包保工作均细化落实到具体社区、楼栋。目前累计出动志愿者2000余人,发放创建应知应会和致广大群众一封信5万余份,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820余条。
义安区坚持全面创建,全面对标文明创建测评体系,把具体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位,严格督查问责制,对于督办问题及重复反弹问题整治不到位、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及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相关单位和人员按照创建问责办法严肃问责。截止目前,共下发专项督查通报11期,跟踪问效问题95个,约谈4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对1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各级各部门切实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不断巩固和提升已有的创建成果,让创建过程真正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生动局面。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陈震,通讯员张布生、陈杰采写,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刘敏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左红付盛向锋)义安区顺安镇4名居民到朋友家去吃小孩满月酒宴,在坐等吃酒宴过程中,竟到茶楼打起了麻将赌博。不巧的是,派出所民警在检查时将他们抓获,4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前几天,义安区顺安镇居...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