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冒着酷暑在给葡萄藤剪枝。本报记者 方盼亮 摄
本报讯(记者方盼亮实习生刘雅婷)烈日高照、高温难耐,当空调、西瓜成为近期很多市民消暑的标配时,很多农业生产者却冒着高温在田间地头劳作,头顶烈日,挥汗如雨。
7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义安区老洲乡的万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果蔬大棚,当掀开大棚门帘的一刻,一股热浪迎面扑来。该公司管理人员周长龙告诉记者,此时正值高温,棚内温度比室外温度要高四五度。此时,只见大棚内的藤蔓上早已挂满了串串饱满的葡萄,几名工人正手持剪刀在修剪藤蔓的枝头。周长龙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的水果供应主要是葡萄,今年共栽种的16个大棚9个葡萄品种已开始陆续上市。
“现在温度高,湿度大,葡萄藤长势很旺,要不及时将这些无用的枝头减掉,它们就会抢夺营养,影响葡萄的品质。”周长龙对记者说道,目前也正值葡萄灰霉病、炭疽病等病害高发时期,几天前,该公司刚组织工人对葡萄打过一次药水。
而在另一处露天葡萄地里,几位工人正穿着长衣长裤在给挂串的葡萄套袋和剪枝。54岁的剪枝工人陈先后满头大汗地告诉记者,天气炎热,室外作业时,他们必须穿上长衣长袖,不然很容易被晒伤,而且还能防止蚊虫叮咬、被葡萄架上的铁丝刮伤。
当天上午11时许,在老洲乡中心村徐氏家庭农场的田地里,几名工人正在田间施肥,忙着卸载车上肥料的农场主许海告诉记者说,他家今年种了200多亩的旱稻,秧苗现在有些稀,需要施点提苗肥,希望长势能好些。
“天气热,我们就早点出工,现在一般在早上7点左右就开始,中午正热的时候就休息几个小时,下午再继续。今天上午施完这趟就让大伙收工,我已经叫家人准备好了凉茶和西瓜,结束后让大伙一起解解暑。”徐海告诉记者说,他家中还种了900多亩的大豆和玉米。“大豆还处在秧苗期,平时就做些病虫害的防治,目前的长势还不错。而玉米基本都成熟了,最近正在采摘,产量还可以。”
“虽然天气炎热,但我们农民所有的希望都在田地里,为了有个好收成,不管是什么天气,田间管理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皮肤黝黑的许海一边抹脸上的汗水一边对记者说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月红)2017年上半年匆匆而过,回望2017年铜陵楼市,新房交易和二手房交易共计约1.25万套次,可以说用一个“火”字来形容都不为过,开春以来,铜陵市楼市持续升温,无论是成交量、房价或者土地市场...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