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在向朋友介绍三棵黄檀古树的民间传说。
刘华在自家的花园里呵护苗木,背后是已经在建工地。
从2001年自建住房,2008年搬进去入住,刘华在义安区天王山脚下生活了10年。因喜欢牡丹花而在院子里自建的牡丹花园也成为当地名噪一时的景观。眼下,因义安区房地产开发需要,刘华的住房将面临拆迁,虽然有点不舍,但为了城区建设发展,刘华决定顺应号召积极搬迁。
住房、花园刘华可以舍弃了,可距离他家10多米远的三棵黄檀树,他却放不下。刘华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平日里喜欢伺弄花草研究树木,凭他的经验判定这三棵黄檀树是古树。“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刘华说,虽然树不是我家的,但古树是城市的“翎毛”,保护古树人人有责呀,大家都不发声,一旦损毁岂不可惜。为此,刘华多次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三棵树就地保护的呼声。
为了佐证刘华说的三棵黄檀确系古树,义安区林业部门邀请来省古树名木保护专家鉴定三棵树的树龄和保护方案。结果专家组给出结论,三棵黄檀树树龄为156年,应就地保护。得知这一结论刘华兴奋不已,多日的奔波没有白费,一些认为其“多管闲事”的非议也戛然而止。
黄檀古树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与关心,刘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刘华说,相信相关部门能妥善处理古树,留下一片翠绿造福子孙后代。
7月5日,刘华酝酿很久的“流浪树收容解救中心”微信群正式运作,旨在“帮助”和保护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名木古树。
本报记者周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晨记者殷熹)6月27日—30日,由安徽省质量管理协会、省总工会、共青团安徽省委、省妇女联合会、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2017年安徽省QC(质量控制)小组成果发表会在宣城市举行,义安区供电公司Q...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