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盛向锋)骗子通过“猜猜我是谁”,从而冒充熟人实施诈骗。由于之前对诈骗手法和手段有所了解,差点上当的义安区五松镇居民胡某机智地识破了骗局,避免了财产受损。
前几天,家住义安区的男子胡某接到了一个来电显示地区为山东济南的陌生电话。令胡某惊奇的是,电话刚一接通,对方立马喊出了胡某的名字。惊讶之余,胡某疑惑:电话号码很陌生,对方是谁?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
没等胡某回过神,对方便说道:“老朋友你现在发达了,不认识我了吗?”想了好一会,胡某才问对方是不是高某某。对于胡某的疑问,对方没说是或不是,而是问怎么才想起来。此后,二人在电话里聊了好一会,对方说正在合肥办事,第二天下午有事要来铜陵,到时想找胡某聚聚。
第二天上午对方打来电话,该人说正在合肥郊区办事,周边没有银行,而自己身上带的钱不够,要胡某先借他6000元钱,等到了铜陵就立马还他。听后,胡某说自己身上没那么多钱。面对这一回答,对方便称先汇2000元钱救救急也行。挂断电话后,见胡某迟迟没行动,对方又多次打来电话催胡某汇款。
面对发生的一切,胡某感觉有些不对劲,并且前两天他到相关部门办事时,好像看见派出所张贴的防诈骗宣传画上所列出的一种诈骗手法和自己现在遇到的十分相似。为了辨别真假,胡某特意让自己的妻子给对方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胡某的妻子随便编了一个人的名字,结果对方露出了马脚。于是,胡某更加确信自己是遇上了骗子,便决定不汇款,并到派出所报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蒋洁记者盛向锋)打着投资收藏品的幌子,以低价销售、高价回收为诱饵,忽悠市民投资收藏品。60多岁的义安区西联乡村民谢某就因此着了骗子的道,先后花4万多元购买“收藏品”,结果却发现这是个骗局...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