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上,人们自觉保持候车距离。本报记者 周峰 詹俊 摄
铜陵火车站站台上的旅客走向开往上海的G7078次高铁。
▲出站口安检人员手持自动测温仪,为旅客测温。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2021年春运昨日开启,这是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首个春运。当日,记者来到铜陵站,看到相比往年的春运首日,今年的春运首日客流冷清许多,“健康春运”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铜陵站遇最“冷”春运首日
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铜陵站,看到广场上旅客三三两两,售票大厅几乎见不到旅客身影,进站口全然没有排队进站的场景,候车室的旅客也是稀稀拉拉。铜陵站副站长卢水说,自铜陵站建站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春运首日竟是如此冷清。这是自1980年“春运”一词诞生41年来,铜陵铁路春运首日首次出现客流如此稀少现象。
卢水告诉记者,过去车站的日均客流在5000人次左右,受疫情影响,从1月20日开始,车站客流就开始下降。根据预测,车站春运首日的客流约2000人次。按照往年春运经验,铜陵站节前客流平稳,以到达流为主,但仅有2000人次的客流实属罕见,“这是铜陵站建站以来,客流最低的一个春运首日。”
卢水表示,现在车站每天的客流还可以通过车票预售情况,大致有个估算,但拉长到春运40天,总客流很难预计,“因为疫情会有发展、变化,旅客出行计划也在变化。总的来看,在‘就地过年’的大背景下,今年春运客流肯定会下降。”
目前由于客流量远低于预期,综合防疫因素与运输成本,卢水表示,从1月28日到2月5日,车站每天停运约30趟列车,此后将根据客流情况作出调整。
“健康春运”成关键词
今年春运或许是春运史上最特殊的一次——是在倡议“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前提下的一次特殊的“人口迁徙”之旅。受疫情影响,“健康春运”成为2021年春运关键词。
卢水介绍,今年春运自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40天。虽然客流量减少,但是服务、防疫不松懈。铁路部门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首位,筑牢铁路疫情防控防线,灵活安排运力,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确保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车站落实进出站的测温、佩戴口罩乘车等规范,同时加强卫生保洁和车站日常消毒,做好内部防控,工作人员佩戴口罩上岗,上下班进行体温监测。”
错过火车可网上改签当日其他列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运乘坐火车出行有几点新变化,包括暂停站内便捷中转换乘、车票预售期及改签等。
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铜陵站和铜陵北站站内便捷换乘通道暂时关闭。卢水介绍,需要中转换乘的旅客,需配合先行出站进行红外测温,然后按照站内导向标识,前往出发层的进站口进站乘车。进站乘车需要扫码亮码测温进站,黄码、红码不能乘车。车站提醒旅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以免耽误行程。
值得注意的是,自28日起,旅客如果没赶上车,在发车当日24时之前其他列车尚有余票的情况下,可通过“12306”网站(含手机APP和小程序)或任一车站售票处改签窗口办理当日车票改签业务。但需要提醒的是,改签只能变更乘车日期、车次、席(铺)位,不变更发站和到站(同城车站除外)。如果旅客使用现金购票,或已换取纸质车票(报销凭证),仍需到铁路售票窗口办理。学生票、儿童票、残疾军人票等优惠票种均可以在线办理车票改签业务。
此外,卢水提醒,目前火车票预售期从30天调整为15天,1月29日开始销售2月12日(正月初一)车票,车站窗口和网络售票预售期一致。
新闻推荐
“十三五”期间,铜陵市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13.6% “真金白银”为科技创新“加油助力”
■许兵“十三五”时期,全市财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支持。2016至2020年,市财...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