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方文婷
冬日细雨中的铜官山,修复后的山体披上一层蓊郁的绿装,曾经露天开采造成的废弃矿坑被芦苇和小灌木丛覆盖;山脚下的和平新村,“铜官山·1978”文创园拔地而起,利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矿工居民遗址资源,还原当年铜矿工人的生产、生活情景。经过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铜官山重现大诗人李白笔下“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的动人之景,昔日“山破、水浑”的老矿区已成为市民新的“网红打卡地”。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铜冶炼长期处于粗放式状态,矿山的过度开采改变了矿山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地下采空、边坡开挖、尾矿排放等矿业活动导致森林植被和景观破坏,诱发地面塌陷、滑坡、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影响铜陵市重要基础设施及其它资源的保护,制约了各类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刻不容缓。
2010年,铜陵市结合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扶持政策,成功申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项目,将闭坑7年的铜官山矿区纳入治理范围,项目总投资5.02亿元,治理面积588公顷,通过土地整理、采空区回填、复垦绿化等方式进行分期治理。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矿山山长制,全面创建绿色矿山和开展废弃、关闭矿山山体治理生态修复工作。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2019年以来将长江沿线10公里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作为重点任务来抓,涉及38座矿山,治理面积近241.11公顷,经费概算逾1.6亿元。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级调研员徐胜强告诉记者,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过程中,铜陵市实施规范化、闭环式项目管理,保障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稳步实施;建立废弃余料处置机制,探索“开发式”治理实现路径。严格废弃余料计量,由县区政府安排实施,防止超设计采掘和擅自外运。严格废弃余料处置。明确由县区政府统一公开处置,财政专账管理,处置收益专项用于治理项目投入。同时,扩大废弃露天矿山治理附加值,将修复整理后的矿山用作城市绿地和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重新变成城市的财富。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作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全市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数目98个(含废弃矿山77个),治理面积1249.98公顷,投入资金6.3亿元,消除了废弃露天矿山范围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增加了国土资源,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继“铜官山·1978”文创园后,市政府引进的“铜陵斜街·云谷里画家村项目”已于2020年3月开工,计划2021年10月基本竣工并投放市场。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炼铜官山的文化品牌内涵,发掘其文化旅游产业价值。
“下一步,我们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全力推进铜陵市矿山规范绿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徐胜强表示。
新闻推荐
12月6日上午,市红十字志愿者在为受伤的跑友进行现场救护处理。当天,市长跑协会举办铜陵市2020年十公里竞速赛,吸引了100余名...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