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铜陵 今日义安 今日枞阳
地方网 > 安徽 > 铜陵市 > 今日铜陵 > 正文

铜官山铜矿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铜矿,曾经有4万多名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参加建设。如火如荼的岁月早已远去,但那段历史需要永恒留存 留住新中国铜工业摇篮的

来源:安徽日报 2020-11-20 07:45   https://www.yybnet.net/

时令已过立冬,铜官山上依然郁郁葱葱。登顶铜官山,美丽的山城尽收眼底。位于铜陵市区中心地带一片鳞次栉比的高楼下,几排低矮的红砖平房显得有些特别。这便是铜陵市首个保护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矿工民居遗址的文化创意园——“铜官山1978”文创园。

保护工业遗存 留住城市记忆

“这个文创园是利用上个世纪铜官山铜矿矿工生活遗址资源,选择性保留、修复、改造和复建起来的。”11月13日,记者探访即将开园的“铜官山1978”文创园,铜陵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董事长钱玉贵介绍说,“铜官山1978”是入列“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名录”的文化创意园区,总投资约1.7亿元。

铜官山,青铜的发源地,新中国铜工业的摇篮。铜官山铜矿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铜矿,在1949年到1956年间,先后有4万多名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这片热土上支援建设。当时矿工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住草房、睡芦席、吃粗粮,但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由于矿藏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铜官山铜矿开采生命在上世纪末进入倒计时,本世纪初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由于园区承载着这段铜陵人引以为傲的记忆,我们力图还原当年铜矿工人真实的生产、生活情景,让当年的那些故事都活在这些‘记忆’中。”铜陵市文投公司副总经理许若定告诉记者,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他们通过走访当年的老矿工、棚户区改造工地、老矿工居住地等途径,多方收集整理遗存的老物件,力图还原当年的矿工宿舍、工具间、杂物间等场景,以及里面摆放的生活用具、劳动工具、工服衣帽等等。

“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太多的美好,我们总想留住那些一路走过的感动。”为了能够多抢救保护一些当年的历史记忆,园区对建国初期第一代矿山建设者口述历史进行了抢救性采集整理,刻录他们难以忘怀的人生及奋斗历史,制作成《矿山记忆》专题片,从矿山生产及矿工生活等方面,描绘出铜陵70年发展建设的时代历程。园区还专门设置了播放室,模拟当年矿区小礼堂的场景,用于循环播放《矿山记忆》专题片。

“生活中所需的一切,曾经就在房前屋后。那时的日子简单、清苦,却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铜官山1978”收集展陈的带有历史印记的诸多遗存,在这里转化成为铜陵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漫步在文创园里,仿佛穿越了历史,当年矿工的生活画面宛如眼前。

再现奋斗岁月 砥砺家国情怀

沿着文创园内的台阶拾级而上,矿工生活展区呈现在记者眼前。这里为三栋红砖平房建筑,原为矿工住家,每栋包含一排大房屋和一排小房屋,每户人家以一间大房和一间正对面的小房配套居住,大房为起居室,小房为厨房。

“多年来棚户区改造不断推进,像铜陵老矿区保存得这样完好的平房,现在已经极其少见了。”铜陵市文投公司投资运营部负责人张羽告诉记者,这个展区虽然只有3片区域的平房,但屋中的布置却别有洞天。从房屋内部陈设看,三个单元的展厅分别集中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的矿工生活起居场景。

“矿工主题文化展区为追忆矿工生活、矿工工作和矿工文化的综合性展示展览区,是项目的核心区域,分为矿工生活展区和地下坑道展区两大部分。”从矿工生活展区转到地下坑道展区,张羽一边走一边介绍,地下坑道展区主要还原了井下开采场景,结合动画电影及互动游戏体验等声光电手段,在寓教于乐中为大家揭开井下开采作业的神秘面纱。

“再现历史,述说历史故事,是为了传承。”钱玉贵说,铜官山铜矿已走进历史,但那个年代矿工们的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相通相融,并已衍变成“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

文创园内,特别设置了一间矿工劳模室,讲述了一批为矿山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劳模代表的故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照片墙,镜头记录的是一些珍贵的瞬间,用影像讲述那段光辉历史中的动人故事。这些矿工劳模代表是千千万万普通矿工的精神缩影,在矿山恢复建设时期,他们风华正茂,斗志昂扬;面对创业之初的艰难困苦,他们坚定信心,砥砺前行;面临不期而至的时代巨变,他们敢为人先!

保持文化延续 塑造城市灵魂

“铜陵市建市时间不长,但区域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保护好城市记忆就是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铜陵市委党校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余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座城市的延续,就是这座城市居民对城市记忆的延续,城市记忆的延续,又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外貌、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

“铜官山1978”,是对新中国铜工业摇篮记忆的保护,标志着铜陵市在城市记忆保护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铜陵是中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发生在这里的铜文化演进史,正是这座城市底蕴丰厚的文化之脉、城市之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铜陵境内先后发现数十处先秦至唐宋时期古代铜矿遗址,出土各类文物700多件,分布范围600多平方公里,从规模到时代跨度均属罕见。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唤醒城市人文记忆,对熔铸铜陵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魅力,无疑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城市记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将城市记忆保护好传承好。”余宏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曾领衔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铜陵城市记忆保护做过专项课题研究,发现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城市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城市发展没有重视留住城市记忆。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理念导致城市记忆载体不断消失,将城市记忆资源当作历史包袱和发展负担,予以拆除和抛弃,大量铜工业遗存被拆毁。“铜官山1978”凭借自己所承载的新中国铜工业发展史,成功表现了铜陵的城市工业记忆。

钱玉贵告诉记者,文创园建设是铜陵市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地将着力打造集遗址保护、文化创意、影视拍摄、艺术创作、旅游休闲、文化交流、艺术展览、体验消费、特色经营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结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铜陵市文投公司还将谋划“大铜官山矿山公园”项目,做好铜官山铜矿工业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开发和再利用文章,并将工业旅游融入其中,打造铜工业文化旅游基地。

新闻推荐

免费检查进社区 关爱老年人健康

本报讯(陈晶晶记者马卫东)为了解辖区老年群体的视力及听力健康,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日前,铜官区朝阳社区组织开展白内...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铜官山铜矿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铜矿,曾经有4万多名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参加建设。如火如荼的岁月早已远去,但那段历史需要永恒留存 留住新中国铜工业摇篮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