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彬)6名大学生趁当天没课找了一份临时工,并和用工单位说好日薪300元,没想到干完结算时,却只领到了100元工资。
12月24日23时许,长江路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做临时工被骗了。
民警来到现场后了解到:小林是铜陵市某高校大学生,他与室友一行6人,于一周前在微信兼职群内找到一份临时工作。当时招聘的工作人员号称自己是北京某文化有限公司的人事专员,本次来铜陵是与市内某家大型会场合作举办平安夜文艺活动,目前他负责招聘活动当天的临时工作人员。双方约定好:小林他们6人负责配合主办方要求,维护活动当天的现场秩序,并兼职会场模特,工作时间从上午10时至晚间10时,工资为每人每天300元,当日结清。
工作中,小林和同学兢兢业业,从上午一直忙到晚上10时许。工作结束后,小林等人找招聘他们的人结算工资,没想到对方已经去了马鞍山做其他活动了,让小林和主办方结款。可是主办方说他们已经向这家公司支付了1000元的招聘定金,现在又让他付全部工资,他们也不愿意。最后,主办方只付给小林等人每人100元工资。说好是每人每天300元,却只给100元,让小林等人一时接受不了,于是报警求助。
民警询问得知,小林等人并没有和招聘方签订用工合同,无法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便向小林及同学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小林和同学听完民警解释相关法律后,一致决定不再追究了。小林向民警说道:“吃一堑长一智,这件事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法律意识,没签合同,以后吸取教训,就当交了学费吧。”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竹青“答应别人的事就必须做到。”这是冯霞律师志愿服务队队长冯霞从事律师行业近25年来一直坚守的职业信条...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